唐家 唐娇:事情很突然,情况有点不妙。(1/4)
唐友恒家里,一家人正在吃饭,边吃边说着今天发生的热闹事。
明玉村穷极了,全村上下没有一户人家有电视或有收音机,连有电灯的人家都是极少数,但村子里并不缺娱乐和谈资,东家长西家短就是最好的下饭菜。
此时,一家七口人满满当当的坐在八仙桌上。
大儿子唐军华,虽然十七岁了,但性子活泼又话多,最爱凑热闹,和年纪小的弟弟妹妹们也能说到一块。
此时他手里拿着一个玉米,就着桌上的凉拌黄瓜,不无羡慕的对弟弟妹妹们道:“不晓得是哪个屋(谁家)的亲戚,这回吃皮(发财)了。”
大妹唐俊华,今年才十二岁,但瞧着倒比老大沉得住气,只笑呵呵的道:“慌啥子嘛,到时候就晓得了撒。”
二弟唐红华今年九岁,性子有点闷,顾自嚼着黄瓜,没有参与话题。
六岁的三弟唐文华感兴趣的问道:“真的说要拿二十个鸡蛋,十斤富强粉呀?得不得是吹牛哟?”
最小的小幺弟唐权华乖乖的坐在母亲谢芳华身边,没有说话,却专心的听着哥哥姐姐们说话。
一有人接茬搭话,唐军华更来了劲儿,“不得是,听说她早上斗请别个吃了四个鸡蛋!对外人都恁个大方,对国人屋头的亲戚不得更好嘛?”
唐文华眼睛一亮,“恁个有钱,那她认亲了,是不是要摆席请客?”
唐俊华知道三弟是馋了,但是,“摆席我们还要送人情(份子钱)。”
“那也不亏,”唐军华笑着道:“五角钱吃一桌好饭菜,我们赚惨了。”
唐文华笑着接道:“要我说,最好她斗是我们屋头亲戚就安逸了。”
孩子们说得热闹,两个大人唐友恒和谢芳华却很是沉默。
孩子们小,不懂,但他们两个知道自家成分的特殊性。
唐友恒是地主家的大少爷,爸妈早就过世了,旁的亲人只剩一个小妾生的兄弟,正房的儿子和小妾的儿子关系能好到哪里去,双方早就没了联系。
谢芳华同样是地主家庭出身的小姐,她和唐友恒当初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的亲,感情并不好。
同样感情不好的,还有谢芳华和她的娘家哥哥,所以打地主的时候,谢家是遭了难的,从此,本就感情不好的兄妹也是彻底没了来往。
所以,他们都只剩下眼前的这些个亲人,不会再有旁的友善的亲戚。
“行了,赶紧吃饭,吃完睡一哈,下午还要上坡(干农活)。”唐友恒打断了孩子们的闲聊。
明玉村穷极了,全村上下没有一户人家有电视或有收音机,连有电灯的人家都是极少数,但村子里并不缺娱乐和谈资,东家长西家短就是最好的下饭菜。
此时,一家七口人满满当当的坐在八仙桌上。
大儿子唐军华,虽然十七岁了,但性子活泼又话多,最爱凑热闹,和年纪小的弟弟妹妹们也能说到一块。
此时他手里拿着一个玉米,就着桌上的凉拌黄瓜,不无羡慕的对弟弟妹妹们道:“不晓得是哪个屋(谁家)的亲戚,这回吃皮(发财)了。”
大妹唐俊华,今年才十二岁,但瞧着倒比老大沉得住气,只笑呵呵的道:“慌啥子嘛,到时候就晓得了撒。”
二弟唐红华今年九岁,性子有点闷,顾自嚼着黄瓜,没有参与话题。
六岁的三弟唐文华感兴趣的问道:“真的说要拿二十个鸡蛋,十斤富强粉呀?得不得是吹牛哟?”
最小的小幺弟唐权华乖乖的坐在母亲谢芳华身边,没有说话,却专心的听着哥哥姐姐们说话。
一有人接茬搭话,唐军华更来了劲儿,“不得是,听说她早上斗请别个吃了四个鸡蛋!对外人都恁个大方,对国人屋头的亲戚不得更好嘛?”
唐文华眼睛一亮,“恁个有钱,那她认亲了,是不是要摆席请客?”
唐俊华知道三弟是馋了,但是,“摆席我们还要送人情(份子钱)。”
“那也不亏,”唐军华笑着道:“五角钱吃一桌好饭菜,我们赚惨了。”
唐文华笑着接道:“要我说,最好她斗是我们屋头亲戚就安逸了。”
孩子们说得热闹,两个大人唐友恒和谢芳华却很是沉默。
孩子们小,不懂,但他们两个知道自家成分的特殊性。
唐友恒是地主家的大少爷,爸妈早就过世了,旁的亲人只剩一个小妾生的兄弟,正房的儿子和小妾的儿子关系能好到哪里去,双方早就没了联系。
谢芳华同样是地主家庭出身的小姐,她和唐友恒当初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的亲,感情并不好。
同样感情不好的,还有谢芳华和她的娘家哥哥,所以打地主的时候,谢家是遭了难的,从此,本就感情不好的兄妹也是彻底没了来往。
所以,他们都只剩下眼前的这些个亲人,不会再有旁的友善的亲戚。
“行了,赶紧吃饭,吃完睡一哈,下午还要上坡(干农活)。”唐友恒打断了孩子们的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