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近三小时,唐娇一行人终于到达山上的明玉村。

    村书记让村主任带着他们去知青院落脚,他自己则马不停蹄的去处理死了两个知青的事。

    村主任也没有多陪,把他们领到一座简陋的小平房前,让他们自己安置,说了一句从明天开始上工,就也跑了。

    唐娇和苗翠华、马军三个面面相觑。

    马军把行李放到地上,看了一眼空无一人的知青院,冲村主任离开的地方扬了扬下巴,“要不咱们也跟过去瞧瞧?”

    苗翠华有些意动,看向唐娇。

    她不去,他们两个去了可能也听不明白。

    唐娇擦了擦汗,连连摆手道:“我不去,我不行了。”

    农村的居住密度不同与城市,除了那些关系好的三五家一起把房子修一块的,其余的,就得且走一阵了。

    他们这些个知青在这里自然是没有什么相熟的人的,也或许是不太招人待见,所以知青院周边完全没有人家,站在院前的小坝子往外看,只能看到山里零星的几户人家,距离都不近。

    “那咱们先收拾吧。”苗翠华是个闲不住的。

    唐娇点头,这个可以有。

    三人开始打量知青院。

    南方的小院和北方的不同,北方多是沿着坝子建三面房子,把坝子围在房子里面,而南方的小院则是直接在房子正面打一个坝子,坝子的一侧用木头或石板搭一个连带着猪圈或牛圈的茅厕。

    他们这处知青院就是这样。

    一个大约三米宽九米长的小坝子,正面三间屋子各有一个门,最右边的一间是公用的厨房。

    坝子上有两根晾衣绳,两头分别绑在房屋的墙壁上、和坝子旁边的两棵树上。

    这会晾衣绳上还搭着一个背心一件汗衫,所以一人一间房是不用想了。

    三人转进厨房,一进厨房最醒目的就是土灶,土灶上驾着一口大铁锅,摆着几只大碗和几双筷子。

    这个土灶将厨房分为两部分,土灶背面的角落堆了一些零散的干柴,还有一个看火的人坐的小凳子;正面地上则放了一个大木桶。

    “看来是要去外面打水。”马军扫视了厨房一眼,揭开木桶的盖子,看着里面浅浅的一层水,对两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