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恢复正常的听政,百官大起居、朔、望朝参等礼仪性质的活动也都会恢复。

    同时,新除官员陛辞、新授官员引见,也将恢复。

    而在那之前,大行皇帝的梓宫,就要启程,在朝廷委派的礼仪使、卤薄使以及桥道顿递使的护送下,前往河南府赵宋帝陵下葬。

    “六哥,从今起,除了大祥日、小祥日,以及群臣入宫劝慰外,可以常服了!”

    向太后低声说着。

    赵煦点点头。

    “今日朝臣,已经上表请六哥听政……”向太后又道:“母后已经替你否了!”

    “他们还会上三表,明日开始,就要在迎阳门下听政了!”

    赵煦再次点头。

    “六哥有想用的人吗?”向太后问着。

    作为天子嫡母,向太后理所当然的,会希望赵煦提出自己的用人建议——当然,向太后也知道,六哥年纪太小了,朝臣一个也不认识。

    他能用的也就是他身边的人,也不过是给他潜邸里的内臣、女官加恩而已。

    赵煦看着向太后,点点头,道:“告知母后,儿近来曾问石得一、刘惟简等,我朝如儿这般年幼登基者,可有先例……”

    “石得一,刘惟简皆答:有之,乃是仁庙……”

    “儿又问:仁庙如儿这般年纪时,可有贤臣辅佐?”

    向太后静静的听着,眼里神色渐渐丰富起来。

    “石得一等答:章献明肃皇后以神童晏殊,伴读于仁庙左右!”

    “儿于是问:晏殊者谁?”

    “石得一等答儿:晏殊,仁庙宰辅肱骨大臣,号为太平宰相,一生提携无数贤臣,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

    “儿听完,颇为艳羡,便问石得一等人,太平宰相今何在?石得一等答儿:晏殊已薨,但有一子名:几道,颇有才名,唯仕途不畅,以至流连地方!”

    赵煦看向向太后,眨着眼睛:“儿想和母后讨一个恩典,将晏殊之子几道召回京师,予以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