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赵煦知道,他必须一统四海!

    只有这样,才能报答父皇,才能使千百年后的后人,谈及他的父皇,推崇备至,而不是毁誉参半!

    这是最高的孝道!

    心中想着这些,赵煦就上前,握着向太后的手,道:“母后安心便是了!”

    “父皇必可得美谥!”

    向太后听着赵煦的安慰,顿时笑起来:“想不到,母后居然还得六哥来宽慰!”

    她轻轻搂住这个孩子,深感欣慰,也对她的丈夫感激不已!

    大行皇帝给她留了一个这么孝顺的儿子!

    她已经知足了!

    于是,便带着赵煦,前往保慈宫。

    她们将在保慈宫等待来自都堂的上奏。

    ……

    都堂之中。

    群臣的集议,渐渐进入了最后定稿的时候。

    翰林学士邓润甫,在韩绛和吕公著的授意下,开始提笔。

    在京待制、六部尚书、正任武臣、宗室节度、郡王、亲王,全都在令厅中临襟正坐。

    韩绛拿着群臣反复商定、斟酌之后的文字,慢慢说着:“臣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澹然无极而不可强名者,天也;感而后动,迫而后应,化育万物而不可为象者,帝也!”

    邓润甫落笔生花,一个个端正的楷书,在黄纸上落下,跟着韩绛的朗读,一字一字的写着。

    令厅上,只有韩绛的声音和笔尖在纸上游走的动静。

    “夫人君之德,得天如此,则可以配神明,享天地,小大精粗,无乎不在,尚何俟乎外之文哉!”

    毛笔在纸上游走,群臣都已经起立,并持芴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