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若还记得,有一年,这个“人情”就做给了管乐的爸爸。

    虽然每一年寺庙的头炷香很热门,但落到个人头上而言,每个人新年上的第一炷香,就是每个人的头炷香。

    三叔公每年也是这样告诉大家的。所以就是梁家每年大年初一整个家族出动来一起烧各自的头炷香。

    年轻的梁姓子弟们如今最多也只能接受到此为止,因为如果真的要烧寺庙的第一炷香,这个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意味着大家的起床时间得更早。

    今天这八点集合在霖梵寺共同烧香,对大部分想要在假期睡懒觉的年轻人来讲已经非常地早。黄清若不清楚其他人在对着殿上的佛祖叩拜的时候,心里默念的为自己祈福的内容是什么,她只知道她什么也没想,脑海中完全是放空的状态,跟着大家走流程。

    最后插香的时候,以家庭为单位有秩序地一家一家来。

    黄清若就把自己的香插在梁京白的香旁边。还因为她插香不熟练,插得不太深,她一松手香就有倾斜倒进香鼎里的趋势,梁京白从旁及时帮她扶住香,并握着她的手再往里插进去些。

    之后兄妹俩退到一旁。

    等全部人都结束,流程也告一段落,接下去是在寺庙里自由活动的时间,等待中午再一整个家族的人一起吃斋。

    自由活动的时间里,在寺庙里能做的事情挺多,比如求签、解签,比如写许愿牌、挂许愿牌,比如排队接圣水。“圣水”这个事情,和文保所在做的佛像修缮工程有些关系。

    以前霖梵寺是没有所谓“圣水”的。

    后山的那尊观音像从前是靠着山壁修的,几年前观音像出现裂缝之后,其中有一处的裂缝和山壁的石缝是相通的,会有山里的泉水渗出。

    修缮工程的方案里就曾经对这条裂缝单独开过会议,最终定下来保留这条裂缝,同时霖梵寺内对石缝泉水做了引流,引流到底下专门为此修建起来的一个池子里。

    从此霖梵寺内多了一个圣水池。

    霖梵寺并未公开大肆宣传过圣水池里的圣水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全凭信徒和香客们自己脑补,他们认为既然偏偏是从观音像渗出来的,那必然是观音佛祖的恩赐。

    虽然大多数人并不迷信,但总归就是山里的泉水,喝点也出不了毛病,于是但凡来到霖梵寺,就会去打一点圣水,带回去或泡茶或煮饭。

    据说这圣水泡出来的茶、煮出来的饭,确实比一般的要香。随着从众心理的蔓延和口碑的发酵,想打圣水的人越来越多,发展到现在,已经是每天得排队,并且限量了。

    不限量的话,泉水渗出的速度,比不上香客们喝圣水的速度。

    霖梵寺所限量的标准,就是不能让池子里的水量低于池子水位线的一半。

    于是又流传开圣水池的一个说法,就是在佛祖的庇护之下,圣水池的水永远不会干涸,代表着佛光永照霖江市。

    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除开一些信仰太深太过偏激的存在,佛教本身存在的意义并非引导大家走向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