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父亲,母亲十有八九便该是在太后手中的,百事孝为先,既太后要了我的命,才能将母亲给换回来,我是愿意的。”辛九娘从宫中回来后,就这样同太妃说。

    太妃沉默不语。

    端王略有所动。

    温怀瑾极是动容说:“你有这份心,自是极好的,只是我们如今既已然知道幕后之人是太后,还知道母亲就是在宫中,再要想将人救出来,想来也是极容易的。”

    “非也。”太妃却道,“你们都不了解太后,九娘,你初次见太后之时,是否觉得她平庸至极?”辛九娘道:“那时却是这般想的,可转眼又想,若当真平庸,又怎么能在先帝的不喜之下,存活这许久,更在后来先帝薨时把持朝政,想来也并非只是‘平庸’二字可以说得了的。”

    太妃道:“正如你所想的,我与太后在宫中共同生活二十余年,最是知道她是个什么性情的,惯常是喜怒不形于色的谨慎之人,她若做一件事,必定是有十足的把握的。”

    “九娘先前进宫去寻皇后,是为的什么,怕太后了然于胸,却依然放任九娘回来,必定是存着别样的心思,这可能是试探,也可能是笃定。”

    是试探端王府对太后的不满究竟到了何等地步,又还是不是昨日能为太后所掌控的端王?

    又笃定宋王妃被太后藏的极好,便是被他们知道了宋王妃就在宫中,也是寻不到,更救不出的。

    “所以……私下里去救王妃是行不通的。”得到这么个结论,是辛九娘最最不想的,“所以,我们还是得乖乖儿的听太后的话,拿我去换王妃。”

    “许多年前太后让我离家,到她的膝下,端王府没有办法,只能听着照做,如今竟还是这般无力。”温怀瑾心中自有了定数一般,“我同你一起去。”

    她面上一笑,“世子能这样做,当然是好的,可若太后存心要我的命,世子去了也无济于事,还平白和太后翻了脸,是不合适的。”

    太妃最后却拍板道:“想我端王府既有此危机,却独独让个女人去撑场面,本来就是惹人笑话的,就如阿瑾所说的,要去便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说不成有转圜。”

    即便是沉稳如太妃,眼下也不得不焦灼,不断的转动着佛珠,想想还有没有旁的法子。

    门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辛淑宁道:“太妃,是我。”都齐齐站了起来,太妃说:“进来吧,可是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们。”

    “太妃恕罪。”她说着便跪在了地上,“方才我在门外将你们的对话都听了个清楚,晓得师太是不想让你们去救她的,可太妃却是不能眼看着师太有危险的,于是九姐姐自请去将师太给换回来,于端王府来说,要师太,必定要舍弃我姐姐,怎么着都是个两难的,小尼承师太恩德,不敢不报,于是斗胆提议,不妨让我代替九姐姐,去将师太给换回来。”

    辛淑宁和辛九娘同出自辛家,模样有相似,若是仔细装扮一番,想来也是不大让人分辨得出来。

    只是……

    “这既是端王府的家事,如何能将妹妹你给牵扯进来,这对你太不公了。”辛九娘感念于辛淑宁的一片好心,回想以往,两人还曾不对付,如今却为着宋王妃能坐下来好声好气的说着话,也是不可思议的。

    辛淑宁却道:“师太在出家的时候,就已不是王妃了,她是我的师父,算来也不是你端王府的家事。”

    她们在这儿是意气用事,可太妃从始至终都是把控全局的人,当下道:“若是这样说来,淑宁姑娘代替九娘去换王妃,才是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