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府军是一支正规军,现今有两万之数,倒是一支强大力量。

      想要造反没有军队可不行。

      方届直接道:“朝廷主战军队虽尽在国外,但仅凭两万南府军怕是不足。”

      “这就需要忠勇伯你了。”

      温旭走到场中开口道:“忠勇伯你出身漕运,曾也是义军首领,威望颇高,只要你振臂高呼,江淮两地漕运水手,可尽归你麾下,立即便组成一支军队。”

      漕运是一个宽泛的词,大抵是指依水而生的人,如船夫,水鬼,码头搬运等,江淮一带水运发达,从事这样的人有很多。

      只要愿意吸纳,完全可以把这些人拉进来。

      方届能够做到,他曾经就是义军首领,又做了这么多年的州牧。

      “再组建一支十万人的义军,我们就能跟朝廷分庭抗礼!”

      温旭又接着道:“您跟孙普胜大将军曾同为漕运三杰,交情莫逆,您可给孙大将军写信,必能将水师拉到我们这边,如此,我们威势更重!”

      “温大人考虑很周全啊!”

      方届语气微重。

      孙普胜已是水师大将军,还是天策府军机大臣,可谓位高权重。

      只是他平时并不回京。

      水师驻地在沿海惠州,此次战争直面大魏水师,并将其击溃,战绩辉煌,颇为耀眼。

      自王伦被处置后,二人关系恢复如初,还时常互通书信,怎么也有曾经的交情和经历。

      温旭竟然连这一层都想到了。

      “江淮一带富商巨贾颇多,奈何朝廷商税繁重,若我等起事,老夫可去联络,争得支持,也是很大力量。”

      最开始说话的老者也紧接着开口。

      他名高长元,是永昌商会的掌舵人,在江淮商贾中颇有威望。

      他说的也算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