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夫人能跟秦芷置气三十多年,可以想见也是个脾气犟的,如果非不让楚昕离开,谁能劝得住?

    再者,张夫人跟楚昕这般恩爱,说不定能怀个孩子,这样秦老夫人就不会把全幅注意力放在楚昕身上了。

    虽然前世镇国公府只有楚昕一根独苗苗,可这世杨家能多个杨婵,杨怀宣也不是之前的杨怀宣,楚家为什么不会有变数?

    楚昕唯杨妧之命是从,当下应了。

    杨妧又道:“待会儿在街上遇到人,别提脑门上的包,如果实在有人多嘴讯问,就说自己不当心碰的,千万别提国公爷,知道了吗?”

    楚昕眸中闪过丝疑惑。

    杨妧给他解释,“昨天跟茂昌行动手的事儿,估计今天很多人都知道了。表哥带着伤出去,别人会自动认为是茂昌行的人打的……表哥向来在京都横着走的,连您都敢打,可见茂昌行素日多么嚣张霸道。”

    楚昕恍然大悟,“难怪你要去余阁老家,还要在外面吃午饭,是想多走几个地方……你真聪明。”

    “这不叫聪明,只是内宅里上不得台面的小心机。”杨妧摇头,诚挚地说,“表哥这样就很好,行事磊落堂堂正正,或者像国公爷和何公子,他们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适才,楚钊看她那一眼,眸子里带着了然,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但他什么都没说。

    前世,大房跟三房暗地里互相算计较劲,堂兄妹之间说话也是含讽带刺的,嫁人之后,杨妧又跟婆婆和陆知萍打交道,全是鸡毛蒜皮勾心斗角的事儿。

    所以杨妧习惯玩这个小心思。

    楚昕却不同,他热烈如骄阳、温柔似皎月,是要胸怀家国建功立业的,可以用大智慧而不能玩弄小聪明。

    三人出去逛了大半天,回来后听说郑御史写了折子弹劾荣郡王、镇国公和忠勤伯教子无方,纵容家中子弟当街闹事。

    楚钊奉皇上口谕进宫廷对。

    楚昕来不及换衣服,当即也赶到宫里。

    周延江和顾常宝已经在御书房门前跪着了,楚昕二话没说,老老实实地跪在顾常宝身旁。

    太监瞧见,转身禀报给元煦帝。

    元煦帝“哼”一声,瞥一眼下首稳稳当当坐着的楚钊,合上面前折子,“传他进来。”

    楚昕进殿,先给元煦帝磕头,又拜见二皇子周景平,最后朝楚钊喊了声“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