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明确的法律条文,就有了创作基础,电影人们不会在被一条突如其来的上级命令打的措手不及。

    5月份的时候,形成了初步的《电影促进法》草案,6月份,上报政务院。现在刚好是起草并形成《电影促进法》初稿,并向业内外人士广泛征求意见的阶段。

    整个中国电影圈都兴致勃勃,积极的参与进来,企图让这个《电影促进法》更加的完善、合理。老谋子邀请唐恩来参考,主要是想借助他的国际视野。

    中国的这一群电影人和电影局官员,大都是本土创作,缺乏国际视野,要想让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这部《电影促进法》必须要符合国际潮流才行。

    老谋子也不太懂,邀请唐恩这样的大佬过来,正合适。

    唐恩在车上,就简单听了对方的介绍,面色淡然。

    能说什么?

    真是不好打击大陆这些可怜又努力的电影人的一片热情。

    他先知先觉,他是知道一些隐情的。

    《电影促进法》早在1984年就提出来了,犹豫种种原因,一直搁置。直到2002年,一部《英雄》杀出,带动了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2003年,电影总局坐不住了,正式牵头组织起草《电影促进法》,受到了业内的殷切期盼。

    现在是2004年,是热度最高的时候!

    可事实上,只能是一盆冷水。

    2005年2月,局长表示:“《电影促进法》的起草工作已经进入到实质性运作阶段。力争在今年拿出立法草案,并争取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同年8月,副局长表示:“《电影促进法》将在年底前向业界征求意见,力争在2006年上报通过。”

    到了2008年,中影又表态说“《电影促进法》草案已经定稿,并报送政务院法制办了。”

    然后,就再也没了消息。

    后来,大陆电影市场越来越红火,美国注意到了,就开始利用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施压,要求大陆遵守to协议,放开电影市场,允许更多的好莱坞电影进入。

    迫于无奈,领导人去美国签订了《中美双方就解决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对好莱坞电影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同意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特种分账电影的名额,海外电影的票房分账比例,也由此前的13%提升到了25%。

    终于,好莱坞要来了!

    电影总局吓坏了,生怕大陆电影在好莱坞的冲击下,丧失了元气,必须以法律的手段,保护国产电影,开始火速启动搁置多年的草案。

    经过了4年的积极运作,《电影促进法》在2016年11月发布出来,并在2017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而这个时候的电影市场,已经严重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