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时空还算卖座的《与歌同行》举例,2800万制作成本,全球收获一亿一千九百五十多万。还是偏文艺的。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算得上是不错的项目,更别提人家的影评评价很不错。

    但这个时候呢。

    被《湖中水怪》挤压的很惨。

    周排行榜前八都进不去,排在第九,票房983万——原版第六,1200多万。

    直接比前世少了百分之12,这就是卖座电影对同档期电影的很正常的挤压现象。

    当然,人家走的是小众口碑流,长远来看,票房总量总不会太过崩溃。

    但观众在有得选择的情况下,眼光被拔高的情况下,还能不能欣赏比较枯燥,需要耐着性子慢慢观看的电影,也要打个问号。

    现如今,电影市场也是如此,

    观众在有许多打发时间的娱乐手段的情况下,对很多电影都是有影响的。

    要是电影质量不行,也就是烂片的市场天然的风险又将拔高许多。

    往前数,赔本超五千万的项目少有,进入新千年后,突然就多了起来。

    是因为投资数额和项目总量的问题吗?

    不完全是。

    这里面,也是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电影不好看,咱就不去看,所以,一旦大片要赔,往往赔的很惨,流血割肉的那种。

    再次把目光放回到11月的北美电影市场。

    《湖中水怪》依旧一路领跑。

    开局就霸榜后,次周周一的工作日当天,直接拿下2378万,跌幅控制在三成以内,还算可以接受。

    而且,华纳第二波的宣传攻势到了。

    首周末华丽的票房数据迅速登上各大报刊的娱乐头版,并陆续向网络社区的流量门户网站拿到推荐位——

    “水怪之威席卷电影市场,彻底开启圣诞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