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当今天下何处最是富贵迷人眼,当属大许帝都许京城,再问许京城内何处最是风花雪月快活巢,自然是丹鹊街里杨柳巷。

    杨柳巷内三十六家青楼妓馆,入夜便是灯红酒绿,莺歌燕舞,巷尾连着画仙湖,湖水沟通城内一十二条水路,将香风艳水传至每一个角落。

    而在杨柳巷尾画仙湖畔,坐落着一幢雕栏玉砌,丹楹刻桷的四层古楼,这便是许京城最大的青楼,名曰——盛烟。

    这里的姑娘个个才情不输名流小姐,长相更是万里挑一,文人骚客们常聚于此,饮酒作赋。大许没有官家子弟不许来秦楼楚馆的规定,只要还未入朝,便并无限制,因此每天都有各家的少爷公子来玩儿。

    大把的银子与络绎不绝的客人堆起盛烟楼的浮华,使它的名气经久不衰,二十多年来在势力盘根错节的许京城内屹立不倒。

    此时刚刚入了夜,天上又飘起了细雪,文人们在窗前对着湖面诗兴大发,公子哥儿们沉迷温香软玉,喝着姑娘送到嘴边的热酒,楼上雅间里传来阵阵琴音,大厅正中的台上,舞娘蹁跹,身若无骨。

    一支舞结束,琴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如珠似玉滚滚而下的琵琶声,在场之人无不凝神瞪目,如闻仙乐。

    一曲终了,清澈的女声响起:

    “南方诸县因遭天灾致百姓饥寒交加,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盛烟楼亦愿为苍生尽绵薄之力,故将于腊月初三举行鉴宝大会,届时盛烟楼将拿出一十三件宝物当场竞价,所得银钱将全数换为米粮,送往南方受灾各地。”

    与此同时,一群姑娘裹着香风给每桌送来一本小册子。

    “十三件珍宝图册与请柬已分发与诸位,还望贵人们赏脸,准时赴约。届时出价最高者,可向盛烟楼提出一个要求,无论大小,绝不推辞。”

    她话音落下的瞬间,大厅歌舞同起,恢复了热闹,仿佛刚刚的一切并没发生过,但这消息,却在一夜之间,传遍了许京城的高门大户。

    楼上挡着轻纱的雅间里,做完通知的绝色女子转身走上阶梯,月蓝裙摆带起一阵清风。她走上了顶楼,停在了一扇门前,门口一左一右站着两个黑衣戴面具的护卫。

    见到来人,护卫开门,躬身行礼:“舵主。”

    北舷略一点头,走进屋内。

    这是一间很大的书房,古色古香,檀香袅袅。

    案前站着一位身着红色罗裙的女子,正握笔写信。她衣裙讲究,发饰繁复,虽腰身纤细,看似柔弱,提笔时却稳而不急,单是一个侧影,便称得上一句清绝佳人。

    可她抬头时,却只露出戴着的白色面纱,完全看不见下半张脸。那双未被遮挡的眼睛里充满着与打扮不符的沉静冷肃。

    北舷向她行礼:“岛主,消息已经放出去了。”

    被她称作楼主的女人点了点头,将信纸折起来封好。“那个小孩儿呢?”

    “厉大夫说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