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就是为秦所占据的郢都,昔日大战的痕迹历历在目,只是李信已经引兵南向,徒留下维持秩序的些许秦卒。

    帝高阳之苗裔,今日熊启将和大楚一起于郢都重生!

    -------------------------------------

    城父之外,李信、蒙恬已经轮番上阵,指挥精兵锐卒,冲击了不下十次。

    项燕斩杀了入城投递劝降书信的秦使,李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划宣告破产。

    楚王已殁,城父又不比郢都,结果城上的项字大旗稳如泰山,丝毫没有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甚至城内开始有不同军团旗号的楚军开始组织起了反击,朝秦军阵地发起了反冲锋。

    “今日粮草还没到吗?”

    这样的话李信已经不止问过一遍,得到的回答别无二致。

    自坐镇郢城的昌平君来信言及大雪封路,粮草军械转送不便,李信与蒙恬攻击无功,立即就开始收缩防御。

    没想到城父的项燕反而益发活跃起来,动作频频,化被动为主动挑衅。

    激烈的战争对抗剧烈得消耗着将士们的体力,粮草也是消耗得飞快,眼下不过只有三日之粮了,而派去郢城追粮的队伍带回来的总是悲观的消息。

    “事情多有蹊跷啊。”

    蒙恬望着营内升起的阵阵炊烟,这是士兵们在准备早饭,吃完这几顿,很快粮草就要告罄了。

    为了军心维稳计,二人严令军需官,务必守口如瓶,不得将大营即将断粮之事吐露出半个字。

    恐慌是没有在军中传开,但所有的压力都担负在他们有限的几人肩上。

    “哪里不对了?”

    “按照昌平君的回信,今天是肯定能将军粮如数运来。”

    “现在我求神问仙,就这么点念想了。”

    攻破楚都的兴奋期是短暂的,此时的李信再不复往日的意气风发,长期的忧心焦虑使得眉眼间满是疲惫。

    “如果大雪封路,粮草转运出现了问题,昌平君身为后勤总掌,肯定会组织人力在郢都周围新纳楚地征收采买军粮以应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