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话头,沈明芷提到,可以尝试两家家共同合作推出玉津园“周边”。

    比如,以桃花为中心推出时令的糕点和饮品,两夫妻提供桃花和场地,她这边管做管卖,利润七三分,沈明芷七,夫妻俩三。

    园主子当然知道她这地方每日能赚不少,左不过就是小半旬的功夫,桃花和场地,都是闲着无用的,眼下竟然还能挣钱,没犹豫就应下了。

    拾掇出来宁河边的一处矮房,沈明芷瞧了瞧,那地方正对着金明池,后面便是租船画舫的地界儿,无论漫步还是划船游河,都错不开这地方。

    天时地利人和,沈明芷咂咂嘴——摆摊的日子终于到头了。

    做匾,红松木的整一块木便要一千多钱,沈明芷疼的心抽抽,还好那铁木匠的伙计给她提议可做竖排,往后放一个支架还能移动,不怕她这矮房呆不长。

    收拾整理、擦墙刮房、修补房顶等诸多琐事,累的人高马大的顾如一回到客栈后倒头便睡。

    矮房收拾出一间还算敞亮的厅堂,将后面做了厨房,锅碗瓢盆粉蜜糖霜一应俱全。

    沈明芷就在里面敞开了创作,桃花酥、桃花糕、蜜渍桃花以及桃花酒,都必不可少。

    还有颇得贵女们喜爱的松仁桃花羹,搀着桃花酒做成的酒酿桃花圆子,伴着醪糟一起放进口中,不足以吃醉却也满口生香,是她们的第二爱。

    做了些小食——

    红枣和桂圆干念成细粉,加入红豆泥后放进面里,用蜂蜜和煮过桃花的水一同揉搓成面团,指头肚一个大捏成方形,大火蒸上二十分钟后,一道养颜滋补的小零食——玉玲糕,便出锅了。

    补气血,复元气,不似补品难以入口,反倒带着红枣桂圆的甜气。

    将这调养气血的配方说的头头是道,沈明芷热情地招呼客人尝鲜,第一天亮相便收获了诸多好评。

    沈明芷花样儿多,品类也不固定,多是随缘,兴许前一天新出的糕点饮子,第二天却不再卖了,而也许过个一二天,又尝到了风味更佳的桃食,便把之前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经常会有高门大户的贵人专门差人来问,今日上了何种新花样儿,前几日吃的顺口的糕点饮子还做不做。

    聪明如沈明芷,搞了一个客户调查。

    凡是每日来买的客人,皆可在过往推出的品类里选出个最喜欢的,投票数最多的,第二日便再上一次,买得越多,投的票可越多。

    这一招着实生了效果,为了第二日还能尝到喜欢的糕饼,那些挥金如土的郎君小姐偶尔会买上许多,即便拿回家送人也要多来几票。

    久而久之,带着芷记大字的各类桃食,竟成了京中有头有脸的人家儿里不断的小食。

    这日风和日丽,芷记里来了小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