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方孝孺也知道让文官领兵镇压一方,多少有些不现实。面对韩度的话,他无法反驳。干脆光棍的朝着韩度两手一摊,无奈说道:“可是,现在我都已经上奏了,那还能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凉拌呗。

    现在就只能够看看老朱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将此事放在一边,还是真的要派文官去南洋担任总督。如果老朱真的有意让文官担任总督的话,那韩度就只好建议老朱先让文官担任几个比较平稳的地方,一步一步来。

    或者是给文官配上武将,又回到文官治政,武将征战的状态。

    “你若是一定要去南洋担任总督的话,你就选旧港,或者是吕宋吧。”韩度见方孝孺态度,知道劝不了他,临了嘱咐他一句,便走了。

    旧港有着施进卿这个地头蛇,平稳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至于吕宋,以老朱对吕宋的总是,韩度都不确定老朱会不会让方孝孺担任吕宋总督。

    韩度回到府里,一股莫名的感觉总是萦绕在心头。总是觉得方孝孺上奏这件事,不是他说的那么简单。

    就算是方孝孺亲眼看到了南洋的兴旺,想要去担任总督,那他也没有必要上奏啊。他将想法告诉自己,自己难道就不能给他运作?

    韩度虽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但是运作一个总督位子的本事,还是有的。毕竟南洋是自己荡平的,总督是自己建议老朱设立的,老朱这几年在南洋捞了那么大的好处,这点薄面他还是会给自己的。

    而且,站在方孝孺的角度,无论如何自己都是能够帮他成为总督的第一人选才对。那么,方孝孺为什么会舍近求远,舍易求难,非要自己上奏?

    韩度越想,越觉得有些不对劲。

    “不会是......方孝孺知道了总督每年的上贡,都会有一成赏赐的事情了吧?”一个念头浮起,韩度越想越是觉得事实就是如此。

    可这样也有两个问题,那就是方孝孺究竟是怎么知道赏赐一事的?这件事只有勋贵和老朱知道,而不管是老朱,还是勋贵,都不可能将这个消息告诉方孝孺。

    勋贵不会让文官知道这个消息,跟他们抢夺总督名额。

    老朱也不会告诉方孝孺,甚至都不会让人知道他每年从南洋捞了多少好处。

    究竟是谁告诉方孝孺的?

    另外一个就是,既然方孝孺知道了总督赏赐的事情,那他为什么又没有写进奏折里面,或者是直接在朝堂上说出来?每年这么十万贯起步的财富,如果被文官知道了,他们根本就不一起反对方孝孺,反而会对去南洋担任总督趋之若鹜。

    这么轻易就可以拉拢人心的办法,方孝孺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偏偏在朝堂之上从头至尾一个字都没有提过。宁愿被所有文官误解、针对,也不吐露丝毫。

    方孝孺究竟是想要干什么?

    忽然,韩度想到,还有一个人知道赏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