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盗们看到这些物事后开始争吵,有的人说要杀人灭口,有的人说要释放。争执不下,首领说道:“先将他们关起来。”

    确实很象“强盗”。

    关到最边上的一个小草棚里,外面又派人看守巡逻,史达夫问:“张都头,我们怎么办?”

    “不要急,你们看到没有,这些草棚子很新。”

    “有什么不对?”

    “此处有山有川有林,罕无人迹,看似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可这里是什么所在?是两国边境,三年前,你跟我后面沦落为盗,虽然我们胆大,敢潜入京城,可敢不敢光明正大的将兄弟带到京城附近为寇?”

    史达夫摇了摇头。

    “即便这里罕无人迹,终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为防止我朝斥候潜入,那一片地区契丹没有搜查过?如何容得这群人生存?”

    “你是说……”

    “无妨,所以我让你们不得反抗,这是契丹人使的手段。没有必要激怒他们。对此,郑相公猜出一点,我是按郑相公吩咐做的。”

    几人恍然大悟,又听说是郑朗吩咐的,一个个不吭声。

    事实他们仅是一些小人物,打了也白打,杀了也白杀,对两国关系不会产生一点儿的影响。除非是郭逵亲自回到宋朝,但以郭逵的身份,能做信使么?

    张海又说道:“契丹对郑相公势在必得,这种方式算是温和的,否则有可能我们都会受刑讯拷打之苦,各位请耐心。”

    这便是郑朗派张海的好处。

    机灵,胆子大,身手好,不习陈俗,换成其他将校,未必有张海做得好。以及忠心,忠心二字更重要。天知道契丹会使用什么手段,若是用重金收买呢?一千贯不够,五千贯如何?算来算去,只有张海比较放心。不是起义者讲义气,彼此彼此,起义者也未必是好人,义薄云天,主要是恩情。但用张海,也有缺陷。缺陷不在契丹,在契丹用张海最放心不过,到了国内,张海起义者的身份便会成为掣肘。但没有关系,还有一个人,自己妻子!

    天黑了下去,张海说道:“兄弟们,不用担心,睡觉。”

    倒头便睡。

    第二天强盗位将张海提去,与他谈心:“你是宋朝那个宰相的信使?”

    “是。你们还是乘早将我们释放吧。”

    “放可以,但是你们不能泄露我们的事。”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