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上完早朝的弘治皇帝,乘坐着銮舆一路经过华盖殿、谨身殿,然后穿过乾清门,来到了西暖阁当中。
此时他的表情很是奇怪,毕竟连着两天,没有人在自己耳边弹劾何瑾,他都觉得十分不正常。
身为大明朝的皇帝,他可不相信那些朝臣们,连何瑾回来了都会不知道。即便,何瑾这次回来后,又照例请了病假不上朝。
对此,宽宏大量的弘治皇帝也从来不计较。毕竟也清楚何瑾来了,早朝就无法正常进行,还不如这样相安无事。
只是终究事若反常必有妖,让他感觉怪怪的,总觉得要有什么不好的事儿发生。
想着这些也无用,弘治皇帝随即就摇摇头,将脑中的杂念甩出去,打算开始专心致志批阅,通政司昨日下午送来的奏章。
多年下来,他已经练就了快速浏览奏章的本事,一转眼就能看完一本。但今日打开第一本儿奏章的时候,弘治皇帝的目光就凝住了。
是关于何瑾的奏章。
但让他意外的是,奏章没有再弹劾何瑾,而是将何瑾在延绥的功劳大夸特夸了一遍,说的何瑾用兵,仿佛孙武在世。
这个奏章很出弘治皇帝的意料,他看了看上奏章的人,是礼部的一个郎中。脑子里也没多少这人的印象,就先放在了一旁。
可翻到第二本奏章的时候,又忍不住停了下来还是有关何瑾的奏章。
内容倒是跟上一本儿不一样了,但也不是弹劾的。而是言何瑾善谋经济,有春秋管仲之才,实乃大明的之幸云云
这时候,弘治皇帝就有些不信邪了,随手又翻了几篇奏章。可除却一些正常的政事之外,其他奏章都是称赞何瑾的。
而且,还一本比一本肉麻,一本比一本浮夸。好像大明是攒了一百多年的德,才蹦出何瑾这么一号儿天才,来造福回馈大明的。
这一下,弘治皇帝的眉头不由深深蹙了起来不明白这些朝臣们,都吃错了什么药。往常恨不得将何瑾剥皮拆骨,怎么忽然就改弦易张,开始拼命地吹捧起何瑾来?
说实话,这时候他的心里,其实就有些小腻歪了。
毕竟弘治皇帝也是人,心里也有自己的小虚荣。他当然承认何瑾为大明做出的贡献,但公平客观来讲,他待何瑾也不薄,很多地方若不是他的宽容力挺,何瑾是不可能在前方尽情挥洒才智的。
可这些奏章当中,没有一封提到他的慧眼识才,他的包容大度
“也罢,反正这些都是实情,且润德记得朕的用人不疑,也识情知趣。朕何必庸人自扰,让这些食古不化的家伙坏了心情?”
终究是老好人,心里腻歪了一会儿后,弘治皇帝很快又自我调整了回来。
可就在这个时候,杨廷和却来请求觐见。
此时他的表情很是奇怪,毕竟连着两天,没有人在自己耳边弹劾何瑾,他都觉得十分不正常。
身为大明朝的皇帝,他可不相信那些朝臣们,连何瑾回来了都会不知道。即便,何瑾这次回来后,又照例请了病假不上朝。
对此,宽宏大量的弘治皇帝也从来不计较。毕竟也清楚何瑾来了,早朝就无法正常进行,还不如这样相安无事。
只是终究事若反常必有妖,让他感觉怪怪的,总觉得要有什么不好的事儿发生。
想着这些也无用,弘治皇帝随即就摇摇头,将脑中的杂念甩出去,打算开始专心致志批阅,通政司昨日下午送来的奏章。
多年下来,他已经练就了快速浏览奏章的本事,一转眼就能看完一本。但今日打开第一本儿奏章的时候,弘治皇帝的目光就凝住了。
是关于何瑾的奏章。
但让他意外的是,奏章没有再弹劾何瑾,而是将何瑾在延绥的功劳大夸特夸了一遍,说的何瑾用兵,仿佛孙武在世。
这个奏章很出弘治皇帝的意料,他看了看上奏章的人,是礼部的一个郎中。脑子里也没多少这人的印象,就先放在了一旁。
可翻到第二本奏章的时候,又忍不住停了下来还是有关何瑾的奏章。
内容倒是跟上一本儿不一样了,但也不是弹劾的。而是言何瑾善谋经济,有春秋管仲之才,实乃大明的之幸云云
这时候,弘治皇帝就有些不信邪了,随手又翻了几篇奏章。可除却一些正常的政事之外,其他奏章都是称赞何瑾的。
而且,还一本比一本肉麻,一本比一本浮夸。好像大明是攒了一百多年的德,才蹦出何瑾这么一号儿天才,来造福回馈大明的。
这一下,弘治皇帝的眉头不由深深蹙了起来不明白这些朝臣们,都吃错了什么药。往常恨不得将何瑾剥皮拆骨,怎么忽然就改弦易张,开始拼命地吹捧起何瑾来?
说实话,这时候他的心里,其实就有些小腻歪了。
毕竟弘治皇帝也是人,心里也有自己的小虚荣。他当然承认何瑾为大明做出的贡献,但公平客观来讲,他待何瑾也不薄,很多地方若不是他的宽容力挺,何瑾是不可能在前方尽情挥洒才智的。
可这些奏章当中,没有一封提到他的慧眼识才,他的包容大度
“也罢,反正这些都是实情,且润德记得朕的用人不疑,也识情知趣。朕何必庸人自扰,让这些食古不化的家伙坏了心情?”
终究是老好人,心里腻歪了一会儿后,弘治皇帝很快又自我调整了回来。
可就在这个时候,杨廷和却来请求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