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向土司的脸就黑了,一巴掌抽在头嘎的脑袋上倒霉孩子,怎么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何瑾这下才老实了,强忍着笑意将满肚子的鬼点子都说了出来。一众将领刚开始还听得眉飞色舞,可越往后听着,脸上的笑就变成震惊了。

    最后听完这计策,向土司一脸凝重地转向自己的儿子头嘎,认真叮嘱道“赶紧想法子跟何大人握手言和。人家上次不是害你,只是逗你玩儿。真要是害人,把你卖了你还得帮人家数钱”

    这下,头嘎也不叛逆了,乖乖老实点头道“何大人,你看这样中不?不中的话,我,我要么也认你当个叔父?”

    何瑾就‘呵呵’干笑了两声我家的侄子都是上赶着的,你这样不情不愿的,我还不稀罕呢。

    城楼上的军议,就这样嘻嘻哈哈开完了。可城下的倭寇们,就没这么轻松自在了。

    一个多月来,他们过得简直就不是人的日子,漫山遍野地找吃的,做梦都梦见大猪肘子。尤其想想往常,来大明简直就是发财享乐,没想到这次竟会栽得如此彻底!

    要知道,倭寇可不是傻子。

    嗯当然,他们也不怎么聪明。但架不住倭寇就是个由头儿,真正带头儿作乱的,还是大明本地的海盗。

    这些海盗来头其实也很厉害,早先他们的祖辈,都是跟着张士诚,方国珍这些元末枭雄们闹腾的。后来这些割据势力被朱元璋剪灭,他们就盘踞在东南沿海的海岛上,坚持和大明王朝为敌。

    他们对东南沿海各处的人口、地貌、城镇分布都了如指掌,加之祖辈几代传下来的作战经验教导,可谓是绝对的专业人士。

    也因为如此,勾结了倭寇之后,才能一跃成为倭寇的老板,让那些浪人武士只能沦为卖命的打工仔。

    往常袭扰大明沿海的时候,他们会先在琉球岛上休整一段日子,然后派小股的真倭伪装成通贡的使团,打探下大明的虚实。

    大明海防严密时,便老老实实通贡贸易,捞一笔就走;若海防松懈的话,那就捞一笔后再派大批倭寇来劫掠,赚得盆满钵溢。

    可这次虚实打探清楚了,在广东那里甚至都劫掠成功了。就因为得了秘密消息,听说淮安这里有大生意,且还有内应

    结果大老远跑来了,这里早已坚清壁野。不甘心地毯式搜索一番,竟发现百姓连个锅碗都没留下!

    然后,就跟起了什么连锁反应似的,内应因为迁徙和里甲制度,不敢前来通风报信。

    接着自己的先遣部队,上岸就被抓了。

    盛怒之下大举进攻吧,又被死死挡在三地卫所。

    逼得绞尽脑汁设下调虎离山之计,结果发现自己的船,反倒被明军开走了

    这不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而是破船又遇打头风,彻底被逼到了死路此番不攻破淮安府,实在难消心头之恨,难填肚子的空虚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