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喜儿和贾六行礼后,退了出去。

    李英娘也不说话,用探寻的目光望着柴令武,等着他来解释。

    柴令武端起一杯茶水,双手捧着递给了李英娘,认真地说道:“奶娘,我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胡闹,而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李英娘点了点头,慈爱地说道:“好,我听你说。”

    柴令武说道:“我今年已经13岁了,要不了多久就成年了,从现在开始就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了。

    我的性子懒散,将来不想做官儿,也不适合做官儿。官场上整日勾心斗角,十分凶险,我恐怕应付不来。

    因此,我想经商,将来做一个富家翁,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

    对于柴令武的未来,李英娘不是没有考虑过。柴令武是个次子,柴绍的爵位轮不到他继承。他与兄长柴哲威的关系也不好,应该考虑与自己的出路。以柴令武的性格,经商或许是一条出路。

    在唐朝,讲究市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虽然有钱也会让人瞧不起。柴令武不同,他是勋贵,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如果能够拥有财富,逍遥地度过一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看到柴令武真的懂事儿了,李英娘十分欣慰,她说道:“你能这么想很好,你打算做什么生意呢?”

    看到奶娘理解自己,柴令武十分高兴。他说道:“我已经看好了一条发财的路子,想从家里支点儿钱。”

    李英娘听到这里,不由得警觉了起来。她太了解柴令武了,知道他从来没有做过生意,没有任何的经验。而且,柴令武给她留下的印象就是不靠谱,谁知道他拿了钱,会不会出去瞎糟。

    她心里暗暗盘算着,决定给柴令武这个机会,但是不能超过100贯,她必须要为整个公主府负责。

    她问道:“你打算要多少钱?”

    柴令武说道:“2000贯。”他知道到家里最多能够拿出3000贯,全都拿出来是不可能的。

    “这么多啊?”李英娘吃了一惊,疑惑地望着他。随即,她态度坚决地说道:“这不可能,最多一百贯。”

    100贯是李英娘的底线,她不去问柴令武究竟要做什么生意,免得他再纠缠。

    柴令武有些郁闷,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没有信誉,提出这样的要求过分了。

    不过,这100贯也先拿着,算是个启动资金。他说道:“好吧,就100贯。”

    李英娘走后,柴令武陷入了沉思。

    大将军李靖赵底是什么时候突袭突厥人的,柴令武也没有个准确的日子。他必须在李靖的捷报传来之前,完成对商铺的购买,当务之急是要搞到一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