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取过来后,人群再一次轰动起来。

    “瞅见没,这就是廷杖用的刑棍”

    “得此一棍,此生无撼也”

    “那包着铁皮的可厉害了,一棍下去能扯下好大一块皮呢…”

    栗木制成的碗口粗的大棍丝毫没有让那帮决定“舍生取义”的官员和士子感到害怕,反而一个个更加兴奋起来,他们饶有兴趣的打量着棍子,一边看一边还窃窃私语,指指点点。那姿态倒好像是在品鉴一件山水画般,让人忍俊不禁。

    “东厂鹰犬你们假借皇威名,狐假虎威,我等正人君子岂能容你们为所欲为我黄大荣为大明江山计,愿效这白雪之洁,行君子之浩然正气,甘受廷杖好使天下人知道我辈之公义所在来来来,休要多言,我愿做你棍下之鬼”

    见东厂的人准备好了,黄大荣四周一看,乖乖,那帮家伙可都等着呢,忙又激将了袁大海一下,就差把手指尖都快顶到袁大海的鼻子了,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早在东厂的人去取棍子时,他就盘算好了,等棍子一到,无论如何也得抢在前头,最好是能激得这东厂番子在廷杖万燝之前先打自己一顿,如此,今日便是大圆满了

    死?怎么可能小爷我一没疏,二没骂谁,再借你十胆,你也不敢把我打死大不了脱层皮,不过,值

    那些官员士子们这会正聚精会神的看着那些大棍在讨论着,一听黄大荣又要抢先,全急了:这他娘是谁,怎么这么不道的,这好事能让你一人全得了?你还让不让人活了

    一个和黄大荣同来的士子奋不顾身跳到黄大荣身边,一脸慷慨的对黄大荣叫道:“黄兄,你比小弟年长几岁,身子又向来单薄,怎能受此酷刑?还是小弟先来黄兄紧随便是,若小弟有个三长两短,还请黄兄替我信一封归乡,信中不必多说,但说我仇英死有所值”

    他话还没说完,一个吏部的员外郎就忙不迭的冲过来,打着官腔道:“两位都是读人楷模,本官有生之年得见二位青年才俊,实感心中振奋,兴奋之情,不溢言表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两位效表,天下读人必将群起响应,我辈后继有人也!兴哉、兴哉,我大明有救也”大帽送完,话锋一转,赫然说出真实用意:“本官不才,但也绝不是贪生怕死,苟且之辈,因此愿与二位一同受刑好叫天下人知我辈凌云壮志,如此,也能青史留名,万古长辞”

    “我来…我来…我也愿与三位一同受刑”

    见这三人要拔头筹,说得一个比一个大义,人群顿时急眼了,他们不干了,呼啦啦涌出十来个,急着要请自己先挨廷杖。嘴里说得也是一个比一个好听,仅那些大义凛然的话语若是一一摘录的话,只怕能立马编一本《午门受刑大义册》。

    因为争抢过于激动,谁还顾得谁,一个胖子就被同伴给推倒在地,摔了个狗吃屎。从地爬起,顾不得去喝骂那个同伴,胖子便急急嚷了起来:“莫争…莫争…同生难,共死易,今日大伙一同受刑便是”他是看出来了,今儿想抢头刑是万万不可能的了的,只盼大伙别把他忘了,要一起,谁也别想独占鳌头

    “眼见年轻人如此置生死于度外,老夫再不有所为,何以为人”快六十岁的大理寺丞葛国柱也不知哪来的力气,跟个老夫聊发少年狂似的一把就黄大荣甩到后边,铮铮的立于袁大海面前,怒目相视。

    “大人乃国之栋梁,要留这有用之躯以待将来,何苦要丧命于此呢,还是让我们这些尚无功名的血溅午门大人日后也好为我等向天子明奏冤情”

    急于要受廷杖的官员士子们可不管葛大人满头白发,本着排名不分先后的原则,瞬间又把葛国柱给挤到后头去了,气得老大人是直跺脚,就差痛骂世风日下,世风日下了

    “……”

    谁都要抢这第一棍,谁都要鹤立鸡群,谁都不肯落于人后,一时间,几十号官员士子竟然纠缠在一起,你推我,我推你,场面顿时混乱不堪。不但东厂的番子们看直了眼,那些脑袋清醒和怕疼的围观者也是忍俊不禁。

    闹剧了,闹剧了,事情演变成这种光景,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把个好好的“忠臣”受刑变成了活脱脱的百丑图,当真是离奇得很,离奇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