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里补充了一句,转身便对身旁的弗拉维亚军官低语了什么。

    “打开海门!”军官的声音比军号更嘹亮。

    巍峨的海门就像两座直入云霄的尖塔。

    它头顶红月,横跨大海,屹立于东海之滨,

    ——那是早期殖民者建立的海门。

    当时动用了不知多少贫苦的夏国工人,耗时数年,最终才落成,并且成为了租界的标志性建筑。

    宛如铁幕的大门向外开启,方锦臣与其他黑衣卫一同下马,护送张文焕。

    说实话,这是他第一次到租界的码头,也是第一次参观北帝国建造的军港。

    听张文焕和扎里的对话,他推测是总理大臣又购置了一艘新的铁甲舰。

    这几年来,张文焕一直都致力于加强大夏国的军备建设。

    而身为护国公的张文博老爷则与他这位兄长的意见大为不同。

    护国公认为大夏当务之急是重振经济。

    张文焕则认为唯有武力才能跻身世界前列,因而两人矛盾甚深。

    不过现在,方锦臣总算能够理解,为何张文焕如此提倡军备了。

    随着他逐渐走进海门,之前那座露于“空中”的堡垒终于展现出了它的真面目:

    它笼罩了整个漆黑的大海,海雾中,无数橘黄的灯光从密密麻麻的窗口与射击口中渗透出。

    ——那是一座海上的堡垒、铁甲的岛屿。

    方锦臣抬头望去,它的桅杆与烟囱伸入天际,壁垒遮蔽天空,巨大的机械转轮就像太阳一般浮在水面。

    护墙后,延伸出的“城堡”尖端闪烁着灯塔一样的红光。

    不仔细看,他甚至以为,这又是一座外海的城墙,抑或海上的都市。

    方锦臣怔怔地望着那庞然大物的“铠甲”之上,用夏文和弗拉维亚文写着“玄甲号”几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