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一笑,道:“他会主动上书,揽下田亩与户丁的事。并且,对于朝廷各项政策会鼎力支持。”

    章惇严肃的脸上有些和缓,道:“是。那臣就将那些人撤回来。”

    赵煦摇了摇筷子,道:“压力要保持,就让刑部,御史台盯着他。”

    章惇无所谓,余光看了眼沈括,道:“官家,另外就是江南西路,这件事,悬而未决,应当在年底之前了结。”

    赵煦吃了块鱼肉,道:“文彦博会上书,要求严厉处置。王存那边,有什么消息?”

    章惇目光有些冷,道:“他免了一些人,临时任命了不少,看似调和,实则也是暗藏了培植势力。并且,对于贺轶之死,他没有查出什么,建议朝廷以‘劳累过度’结案。”

    赵煦眉头挑了挑,继而思忖着道:“他不应该是这个态度,是文彦博入京,刺激到他了?”

    章惇道:“应该是。他去的途中,在苏州,杭州等地停留不短时间,打着维护朝廷的名义,见了不少人。他奏本里,也举荐了其中不少。”

    西湖边上,现在是那些被罢官的反对派的聚集地,苏轼前不久还在那泛舟,吟诗作对。

    赵煦哼笑了一声,道:“私心重于公心,能办好公事吗?”

    章惇道:“官家,臣打算将王存叫回来,令派人处置。”

    所谓的‘叫回来’,其实就是一种‘无能撤回’,本身就是对王存的惩罚。

    赵煦喝了口鱼汤,又瞥了眼孟皇后怀里的小家伙,道:“时间上来不及。再等等,等王存的正式奏本,如果还是这样糊弄,以政事堂名义,给予他警告,对于江南西路的官场,进行大换血。江南西路,要成为南方的开封府,改革的试点!”

    这是赵煦与章惇等人谋划已久的事,之所以拖到现在,其中也有想看看江南西路的水还有多深!

    章惇抬手,道:“臣领旨意。”

    沈括在一旁听着,神情不动,心头一震再震。

    不说其他,单说给予王存警告,对江南西路大换血,这两件都是会震动朝野的大事情!

    赵煦看了眼沈括,与章惇笑着道:“刚才朕与沈卿家聊了不少事,大相公,太学要好好用一用,尤其是对于明年‘绍圣新政’的各种情况,要对他们宣讲明白。年轻人,是我大宋的未来,他们的想法与态度至关重要,要认真对待。”

    突然来这么一句,章惇有些不太明白,还是道:“臣明白。”

    赵煦看向沈括,道:“对于‘绍圣新政’,要多对太学生员宣讲,并鼓励他们向那些不了解,不理解的人解释。不止是太学,还要邸报各处学府。”

    章惇一点就透,躬身道:“是。臣建议,政事堂以及六部尚书等,在太学挂课,定时前去上课,给太学里的年轻人答疑解惑,以使他们理解朝廷大政,支持朝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