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虽然带着老婆,但他手里的那份报告才是最沉甸甸的东西。

    王皇后虽然溺爱儿子。但没有母亲的溺爱,不是希望儿子能够成龙成凤的。

    因此当谈论具体业务的时候,王皇后果断选择离开,让父子二人能够促膝长谈。

    当然,作为顾问,太子妃殿下是要在屏风后面候着的。

    “你看看这份报告,他们要到海外去抢劫,还说的冠冕堂皇,甚至认为能达到经邦济国的作用。”

    “全民参与财富掠夺,然后全民致富吗?这不是强盗国家的行为吗?蒙元应该就是这样兴起的吧。”

    这话说的朱佑樘哑然失笑。

    可是提到蒙元,虽然明朝击退了他们,但如今蒙古各部对明朝的北部边疆仍然构成威胁。

    因此明朝中后叶之后的朝廷,其实在人心潜意识当中还是惧怕这个对手的。

    但皇帝比他的儿子更清楚中原之名有中原之名的治理方式,更加注重信誉,才是他们战斗力焕发的来源。

    靠抢劫只会破坏这种信誉缔结出来的社会理念。

    到时候,擅长抢劫的人越多,国家只会越不安定,威胁的最终还是他的皇权,和百姓们的安定。

    皇帝们都深刻的知道皇权的存在意义,就是要大局安定,倘若做不到,那搞不好就要国恒亡了。

    不过,即便成化弘治两代皇帝,都在努力维持这个局面,以至于没让大明帝国落魄到民不聊生的地步,但百姓的生活却仍然在温饱线上挣扎。

    温饱线是皇帝从穿越者那里学来的词汇和概念。

    其实他很清楚,明朝有许多店铺,甚至平常的良民都生活在这条线以下。

    想要改观,确实要按照穿越者们所说的那样,通过创新去创造新的财富,然后让通货和百姓的劳动,让这些财富流通到百姓手中。

    穿越者们还有一个自称为肤浅的见解,那就是货币流通的成熟效应。

    货币流通的越频繁,人人手中都会觉得宽松许多。

    反而是他在那些地主乡绅的地窖里,难以让国家和百姓在货物流通和财富标记的过程当中得到实惠。

    说起财富标记,这并不是一个穿越者们认为教科书一般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