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贞上下打量徐荣,笑道:“与君多年未见,甚是挂念,闻君讨边章、韩遂,克胜大捷,威震叛军,得讯之日,我欢喜得手舞足蹈,把帻巾都给弄掉了。”

    徐荣一身官衣,冠鹖冠,青绶银印,一副比二千石的中郎将装束,却是因董卓之举荐而被朝中拜为了现职,——“中郎将”一职乃是朝廷的高级武职,因为大将军、车骑、骠骑等重号将军权力太大,不轻授、不常设,故此中郎将做为常设的高级武职便名类众多,有五官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又有左、右、前、后等五中郎将,又有使匈奴中郎将等等。

    徐荣笑答道:“讨叛军之捷,全因董侯运筹帷幄,如荣者,不过为董侯爪牙,冲杀疆场,因人成事,侥幸获些微功罢了。”

    “太谦虚了,太谦虚了!”

    “董侯正在相待君侯,君侯如无别事,便请吧?”

    “好!”

    荀贞顾对跟从身边的戏志才说道:“志才,你不用跟我去了,在府中等我回来便是。”

    戏志才点头应诺。

    典韦等人被安排在府中的前院住,闻讯赶来,想扈从荀贞,荀贞只让典韦从行在侧,其余人亦令之在府中等待。

    徐荣在前引路,荀贞、典韦从之在后,出了太傅府,径向北行,至铜驼街,折往西去。

    荀贞讶然问道:“董将军不在宫中?”

    “昨晚董侯便出了宫,现在城西显阳苑。”

    荀贞点了点头,没有再问什么。

    骑在马上,边往前行,荀贞边心中想道:“董卓倒不是个没脑子的,却也知宫省禁地,非他一个外臣可居之处,……他现在城西显阳苑?既在城西,那么他左右必不会不带兵马,如此一来,城北有他的驻军,宫省有他的精锐兵士,城西又有他亲自坐镇,洛阳虽大,却已被他囊括半城了。”

    董卓虽然跋扈,可他现在到底是初到京都,还不能为所欲为,因此并没有在宫中住,而是住在了城西的显阳苑。他的一部分兵马在城北,他放着离南、北宫较近的城北不住,却为何住到城西?一方面是如荀贞所想,的确是为了能更好地控制洛阳局势,另一个方面则却是因为他的主力部队均在洛阳西边,或在远一点的河东,或在近一点的渑池。

    这第二个原因,荀贞也想到了。

    饶是与董卓“势不两立”,荀贞却也不得不为此赞一声:“到底是沙场老将,排兵布阵、进退有据。”

    只要能占住城西,那么无论是战、抑或是退,董卓皆游刃有余,可以说他已经隐然立於了不败之地。如战,则城北、城西、城中宫省一起发力,三面呼应,足能使敌头、中、尾不相继;而如退,则因为有西边渑池、河东的部队接应,亦足可保他安然无事,全军全身而退。

    沿铜驼街向西,行三四里,顺道南转,向南行了一段,复转西行,再走不多远,经城西三门中间的雍门出了洛阳,再往前边就是众多的苑林所在了。

    洛阳是帝都,城外建筑云集,因性质的不同,这些建筑分聚在不同的方位。

    如城东,主要是“大市”,商业集聚区,马市、粟市皆在於此。城南,多是重要的文化、礼仪建筑,如太学、明堂、辟雍、灵台、社稷、宗庙等。城北,也多是重要的文化、礼仪建筑,只是没有城南多,如北郊祠、六宗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