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就这一建筑就耗费了大明无数的财力、物力与人力!

    当然了,大明强盛的时候,这些建筑的耗费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可是到了现在嘛,就只能呵呵了!

    看到银川,众位将士不知不觉加快了脚步,几乎是以小跑的方式在前进;后面的火器部队也拼命的行走。

    经过查验后,部队浩浩汤汤进入银川,这时人们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在银川府邸,以孙承宗为首的众将会见了江西人:银川巡抚汪文辉。

    在交谈中,得知银川周围方圆数百里尚在大明之手时,不禁感到庆幸;同时也发起愁来。

    这五万军队的人喝马嚼不仅见了底、按银川府的库存,支撑数万人马吃喝顶多也就三天!

    三天后咋办?难不成真的如同圣旨所说、就地筹粮?!

    这不官逼民反吗!

    众将们一筹莫展。

    你要让他们与敌人厮杀可以,让他们筹粮?还不如让他们揭竿起义来的妙!

    没有办法,孙承宗只得十万火急,上书陈述厉害并催促粮草。

    结果是五万军队呆在银川城里不出来了。

    三天后、粮食基本告罄。

    经过一阵子争粮与不争粮激烈的争吵,最后达成一致,这粮、还是要筹滴!

    要不然、单就银川城里那数万百姓那一关你就没法过。

    人家已经够艰难了,又来了抢饭吃的数万客军兵马,虽说不至于引起暴乱,你吃饱了难道眼睁睁瞅着他们挨饿?!

    这一点孙承宗做不到,熊廷弼卢象升也做不到。

    因而他们便采取一个折中法子,由各个部队派一小股人马去筹粮,而且筹的粮不得超过民众口粮的三分之一。

    要是民众能主动捐献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