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谢!”她湿润的双眼放出光彩。

    “但你一定要坚持过来训练,每天都来,可以吗?”

    她忙不迭点头。

    “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不能因为暂时见不到效果,就放弃训练。你想想当初发病用了多长时间,从细微的迹象开始,到时好时坏,再到最终变成现在这么严重,用了多长时间?”

    “好,几年。刚开始,只是偶尔这样,后来,才变得……”

    “对啊,你从病发到变得很严重,用了几年时间,那么现在你要做好再花几年时间,一点点去训练改善的准备。”

    “好。”她眼中充满希冀,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的合作十分艰难。岳昂发现卞染心的整个喉肌,包括肩膀和下颌肌肉,都是僵硬的,硬得好像脱水的动物标本。

    发病多年,不知她怎样应付学校的课堂发言,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交谈,大概因为这些压力,使她越发焦虑紧张。只要一开口发声,条件反射一般,她几乎半个身子都会立即僵硬起来。

    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正常发音。岳昂每天给她做二十分钟喉部按摩,并且将声乐系学生日常练的打开喉咙练习,以及呼吸练习,结合她的病加以改进,再教她慢慢训练。

    这些练习本来就枯燥,何况只能练这些,还不能像学声乐的学生那样,练一会儿就放声唱唱歌。

    她默默重复着枯燥乏味,看不出有什么效果的训练。

    岳昂希望通过这些训练,让她喉咙里僵硬的肌肉得到放松,缓解她发音时的挤卡扭曲状态,到那时他才有可能教她练声。

    在早期的学术记载当中,痉挛性发音障碍被认定为无法通过嗓音训练得到改善,但岳昂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之所以过去的嗓音训练无效,是因为训练方法错误。

    让一个喉肌和声带肌肉高度痉挛的病人,去练习发声,怎么可能发出好的声音?

    不断重复错误的声音,岂不是越练越糟糕!只有先适度缓解痉挛,引导病人发出正确的声音,才能逐步抵抗这奇怪的病症。

    转眼雨季过去了,进入金秋时节,卞染心每天来岳昂的工作室上训练课,没有缺过一次课。

    “你要笑啊,卞染心,”岳昂放一面镜子在她面前,“你看你自己,一说话你就皱眉头,已经形成肌肉反射了。从今以后,你要养成一说话就眉目舒展,一说话就微笑的习惯,把脸上的笑肌提起来!”

    岳昂做一个提起笑肌的示范。

    “岳老师,”她笑着说,“我经常忘了呀!”

    “你听你刚才说的这句,音色多好!”岳昂回放录音给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