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小萌严选(2/5)
作为研究、设计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国有科研单位,长航动力研究所在国内航天动力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里不仅负责CZ系列火箭的发动机、轨道姿态控制发动机、新一代大推力发动机,以及先进吸气式动力系统等航天液体动力的研发任务,还利用先进成熟的航天技术,积极拓展民用市场。
当然,这年头国内还没开始开放私人航天企业,自然不会往外卖火箭发动机就是了。
长航动力在民用领域的业务方向,以为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及冶金能源等领域,研发热能工程、特种泵阀等系列产品为主。
作为一所由华航科技集团直属的产研一体机构,长航动力光是研发设计人员,就有一千多人。
但有时候,人太多了,也未必是件好事。
此时,长航动力厂区的某个角落,某个看相貌也就三十出头的中青年,正站在楼背面的阴凉处抽烟。
他叫张俊峰,凭借着优秀的技术能力,两年前就取得了研究员的资格。
现在的他,已经成为所里的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多款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不少同事们都认为,仅凭科研能力,他将来甚至有希望成为总设计师。
按理说,这么一个人物,应该在所在机构混得顺风顺水才对。
但事实上,张俊峰却常常因为在发动机发展路线上的分歧,常常和厂里领导闹不对付。
他倒不觉得有什么,可对领导层来说,谁受得了一个整天“不服管教”、“胡思乱想”的下属。
当这些不满累积起来后,就不是有意见那么简单了。
这不,他刚刚又在和领导的交锋中败下阵来,只能跑到这边抽闷烟,不一会儿就踩灭了好几个烟头。
“只是因为有些风险就不去搞,也太荒唐了!再这样下去,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人家七十年代水平啊……”
叼着烟,张俊峰长叹一口气,觉得好像看不到未来。
他指的,自然不是自己的未来。
十万出头一年的工资虽然不多,但大家都一样,而且还有其他福利待遇,日子过得并不算苦。
职务上的排资论辈和平时若有若无的打压也无所谓了,反正自己不会来事儿也是事实,去哪都一样。
真正令他为之揪心的,是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这里不仅负责CZ系列火箭的发动机、轨道姿态控制发动机、新一代大推力发动机,以及先进吸气式动力系统等航天液体动力的研发任务,还利用先进成熟的航天技术,积极拓展民用市场。
当然,这年头国内还没开始开放私人航天企业,自然不会往外卖火箭发动机就是了。
长航动力在民用领域的业务方向,以为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及冶金能源等领域,研发热能工程、特种泵阀等系列产品为主。
作为一所由华航科技集团直属的产研一体机构,长航动力光是研发设计人员,就有一千多人。
但有时候,人太多了,也未必是件好事。
此时,长航动力厂区的某个角落,某个看相貌也就三十出头的中青年,正站在楼背面的阴凉处抽烟。
他叫张俊峰,凭借着优秀的技术能力,两年前就取得了研究员的资格。
现在的他,已经成为所里的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多款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不少同事们都认为,仅凭科研能力,他将来甚至有希望成为总设计师。
按理说,这么一个人物,应该在所在机构混得顺风顺水才对。
但事实上,张俊峰却常常因为在发动机发展路线上的分歧,常常和厂里领导闹不对付。
他倒不觉得有什么,可对领导层来说,谁受得了一个整天“不服管教”、“胡思乱想”的下属。
当这些不满累积起来后,就不是有意见那么简单了。
这不,他刚刚又在和领导的交锋中败下阵来,只能跑到这边抽闷烟,不一会儿就踩灭了好几个烟头。
“只是因为有些风险就不去搞,也太荒唐了!再这样下去,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人家七十年代水平啊……”
叼着烟,张俊峰长叹一口气,觉得好像看不到未来。
他指的,自然不是自己的未来。
十万出头一年的工资虽然不多,但大家都一样,而且还有其他福利待遇,日子过得并不算苦。
职务上的排资论辈和平时若有若无的打压也无所谓了,反正自己不会来事儿也是事实,去哪都一样。
真正令他为之揪心的,是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