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公里加速,5.7s。

    这个数据乍一听起来,并没有很好。

    甚至还觉得偏低。

    毕竟国内一些新能源造车势力,早就把百公里加速拉进了三秒以内,5.7秒和的3秒一比,黯然失色不少,像是小巫见到了大巫。

    但是有一点可别忘记,眼前站着的可是一个3.5米高重5吨的类人型机甲,行动方式是跳跃,并不是车轮滚动式前进,

    能在5.7秒以内加速到百公里每小时。

    已经完完全全超出了现有世界的尖端水平。

    遥遥领先。

    更是打破了在场所有院士的认知和三环。

    “再……再重新复测一遍!”

    “防止偶然性!”

    看到这个数据,张老爷子再也按捺不住,摸了一把胡子,兴奋的自言自语。

    “5.7s!”

    “你们听到没有,这是5.7秒啊!”

    老爷子一边说着一边转过身,整个因激动而表现的止不住颤抖,作为当初机甲计划的项目带头人,十多年前也同样进行了类似测试,但是数据根本达不到白凡的一半,准确的来说,他们连像样的加速类人型跳跃都没办法完成。

    最近的一次是10年前,也就是全体关闭机甲项目的最后一次会议,进行了性能总体梳理。

    然而,速度也才刚刚达到白凡目前的10%。

    可想而知,白凡的这个数据,太了不起了!

    不仅仅是遥遥领先。

    更是填补了国内大项的技术空白。

    车轮式行进在目前测试的速度的确是要更快,但是,机甲的作战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不可能有平坦的道路,所以在泰坦机甲的设定中是类人型跳跃,用于适应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