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同志在回延安途中,曾在此地住宿一晚。这座普通的农家小院,成为了刘少奇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见证。

    刘少奇路居旧址的主体建筑为晋西北地区非常典型的窑洞建筑,由大门、过厅、3孔砖砌窑洞、5间平房组成。其中,刘少奇同志当时住宿的是3孔砖砌窑洞中的中间一孔,洞口上方有砖雕斗拱,显得古朴而庄重。虽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这座小院已经有些破损,但窑洞口上方悬挂的“刘少奇同志路经住地”的牌匾仍然醒目,这是1995年时已经是82岁的开国将军杨秀山亲笔题写的。

    2003年,“刘少奇路居纪念地”被娄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县党史研究室在旧址挂牌,将此地作为娄烦县党史教育基地进行了保护。

    参观刘少奇路居旧址,不仅可以了解刘少奇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更可以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人们的坚韧和勇气。这里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处精神的传承和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