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一处非常不起眼的山口,便是喀拉特汗国境内的波伦山口,过了此处后,就是丰饶的印度河流域,不论是继续向南跨过印度河,打穿信德,进入拉其普特,还是转向东南,攻击人烟稠密的旁遮普,都将是一马平川,无有任何阻隔。
但要通过这两处位置关键的山口,前提条件便是要掌控阿富汗西北角的赫拉特,以此为基,便可以占据绝对的战略主动权,并将会在地缘上给阿富汗以及印度造成更大的军事压力。
而纳迪尔军事集团就在巩固了呼罗珊地区的统治后,便迅速出兵击败了阿卜达里人,夺取了赫拉特,从而在该地区获取了绝佳的战略态势。
北上,可与马什哈德共同夹击布哈拉汗国,从而获得更多的部落骑兵资源;南下,可攻坎大哈,袭掠波斯东部地区;东进,则可夺取喀布尔,并顺势突入开伯尔山口,杀入富庶的印度。
不过,在易卜拉欣·汗看来,南下攻取坎大哈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会引起齐国人的警惕,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制。
更何况,就算顺利夺取了坎大哈,难道还能引大军越过茫茫数百公里的荒漠,杀透受齐国保护的喀拉特汗国,最后突入印度河流域?
别逗了,就算纳迪尔军事集团真的战力惊人,一路上攻城拔寨,可以击穿喀拉特汗国,但到最后一定会损兵折将,成强弩之末,无力再战。
就在易卜拉欣·汗暗自反复盘算未来如何攻入印度,抢一把大的时候,他们一行商队已经来到纳瓦布王国重镇苏库尔城。
在这座印度河下游最为重要的商贸城市短暂停留两天后,易卜拉欣·汗跟他的十几名随员便搭乘一艘排水量仅为两百多吨的小火轮,沿河顺流而下,前往西州总督区政府所在地津门(今卡拉奇)而去。
这是易卜拉欣·汗第一次坐船,而且还是速度极快的小火轮,在离开苏库尔不到半小时,便吐了个昏天暗地,然后便萎靡得如死狗一样躺在一张窄窄的木板床上,不断痛苦地呻吟和低嚎。
不论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还是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易卜拉欣·汗都是一名技艺高超的勇士,纵马挥刀,屠城灭地,何等的恣意人生。矫健而雄壮的战马不论是多么的颠簸,速度是多么的迅疾,他都能稳稳地坐在马鞍上,挥斩的刀锋,也没有一丝抖动。
却未曾想到,在这艘小火轮上,他这么一个勇武雄壮的汉子,竟然会像一个懦弱的小丑一样,在船上吐得一塌糊涂,而且还头晕目眩,手脚发软,只能可怜的蜷缩在床铺上。
反观那些齐国人和部分旁信德人则宛如无状,一个个脸上还露出讥诮和轻蔑的表情,这让易卜拉欣·汗等人感到一种莫名的羞愧和……恼怒。
好在顺风顺水,小火轮的速度极快,在傍晚时分,便抵达了位于印度河下游的海得拉巴。
原本以为,会在这座城市稍事停留一晚,明日清晨会继续乘坐小火轮前往津门。
却不料,随行的齐国人却愉快地告诉易卜拉欣·汗,他们将在此改乘火车,仅需三个多小时便能顺利抵达津门。
火车是个什么乘具?
难道是会喷火的马车?
怀着万分的疑惑,易卜拉欣·汗等一行使团人员懵懵然地坐上马车,在天色彻底黑下来的时候,来到了一座大型“驿站”。
十几架长长的“马车”静静地卧在两根镔铁铸造的轨道上,无数的苦力正在将一包包货物不断地往“马车厢”里搬运,熙攘的人流在一个个身着制服的“士兵”的引导下,鱼贯登上前列的几个“马车厢”。
在长列“马车厢”的最前方,是一架铁质的实心车头,不知为何,不断地向外冒着白烟,似乎里面装满了沸腾的热水。
但要通过这两处位置关键的山口,前提条件便是要掌控阿富汗西北角的赫拉特,以此为基,便可以占据绝对的战略主动权,并将会在地缘上给阿富汗以及印度造成更大的军事压力。
而纳迪尔军事集团就在巩固了呼罗珊地区的统治后,便迅速出兵击败了阿卜达里人,夺取了赫拉特,从而在该地区获取了绝佳的战略态势。
北上,可与马什哈德共同夹击布哈拉汗国,从而获得更多的部落骑兵资源;南下,可攻坎大哈,袭掠波斯东部地区;东进,则可夺取喀布尔,并顺势突入开伯尔山口,杀入富庶的印度。
不过,在易卜拉欣·汗看来,南下攻取坎大哈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会引起齐国人的警惕,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制。
更何况,就算顺利夺取了坎大哈,难道还能引大军越过茫茫数百公里的荒漠,杀透受齐国保护的喀拉特汗国,最后突入印度河流域?
别逗了,就算纳迪尔军事集团真的战力惊人,一路上攻城拔寨,可以击穿喀拉特汗国,但到最后一定会损兵折将,成强弩之末,无力再战。
就在易卜拉欣·汗暗自反复盘算未来如何攻入印度,抢一把大的时候,他们一行商队已经来到纳瓦布王国重镇苏库尔城。
在这座印度河下游最为重要的商贸城市短暂停留两天后,易卜拉欣·汗跟他的十几名随员便搭乘一艘排水量仅为两百多吨的小火轮,沿河顺流而下,前往西州总督区政府所在地津门(今卡拉奇)而去。
这是易卜拉欣·汗第一次坐船,而且还是速度极快的小火轮,在离开苏库尔不到半小时,便吐了个昏天暗地,然后便萎靡得如死狗一样躺在一张窄窄的木板床上,不断痛苦地呻吟和低嚎。
不论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还是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易卜拉欣·汗都是一名技艺高超的勇士,纵马挥刀,屠城灭地,何等的恣意人生。矫健而雄壮的战马不论是多么的颠簸,速度是多么的迅疾,他都能稳稳地坐在马鞍上,挥斩的刀锋,也没有一丝抖动。
却未曾想到,在这艘小火轮上,他这么一个勇武雄壮的汉子,竟然会像一个懦弱的小丑一样,在船上吐得一塌糊涂,而且还头晕目眩,手脚发软,只能可怜的蜷缩在床铺上。
反观那些齐国人和部分旁信德人则宛如无状,一个个脸上还露出讥诮和轻蔑的表情,这让易卜拉欣·汗等人感到一种莫名的羞愧和……恼怒。
好在顺风顺水,小火轮的速度极快,在傍晚时分,便抵达了位于印度河下游的海得拉巴。
原本以为,会在这座城市稍事停留一晚,明日清晨会继续乘坐小火轮前往津门。
却不料,随行的齐国人却愉快地告诉易卜拉欣·汗,他们将在此改乘火车,仅需三个多小时便能顺利抵达津门。
火车是个什么乘具?
难道是会喷火的马车?
怀着万分的疑惑,易卜拉欣·汗等一行使团人员懵懵然地坐上马车,在天色彻底黑下来的时候,来到了一座大型“驿站”。
十几架长长的“马车”静静地卧在两根镔铁铸造的轨道上,无数的苦力正在将一包包货物不断地往“马车厢”里搬运,熙攘的人流在一个个身着制服的“士兵”的引导下,鱼贯登上前列的几个“马车厢”。
在长列“马车厢”的最前方,是一架铁质的实心车头,不知为何,不断地向外冒着白烟,似乎里面装满了沸腾的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