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点,叶无坷希望双山镇有一座书院,是因为双山镇的赵先生说过,他多希望双山镇里有足够的书让孩子们去学习。

    赵先生不仅仅教给叶无坷一些医术上的事,还让叶无坷早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个世上,从贫瘠闭塞的地方走出去的孩子,唯一能不被外界繁华贬低和排斥的就是知识。

    如果他们只能攻击你的出身穷,那是因为他们无法战胜你的学识和你的高尚。

    当山里的孩子们在走出大山之前就已经读过许多书,他们对于外界也不会有那么恐惧。

    他们不会先让自己藏身在大城市的角落里偷偷观察偷偷适应,而是会大大方方的走在繁华里甚至对繁华品头论足。

    腹有诗书从来都不单单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自信。

    知识至高无上,可评天下。

    大城里的繁华不是照妖镜,照不出妖魔鬼怪,但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一定照心镜,能照出山里孩子的自卑。

    叶无坷想着,自己能买下那么多书再去造一座楼,就叫赵楼,赵先生的赵。

    他恍惚的这几息时间,都被连平山看在眼里。

    连平山每年都会把半数以上的俸禄用以买书,然后再由雁塔书院分送到大宁各处需要的地方。

    叶无坷那种眼神,正是连平山坚持做这件事的缘故。

    “可以不还。”

    连平山忽然说出这样四个字,在一息之前他还在想着,叶无坷借了这么多书走,可别损坏可别遗失可别不还。

    一息之后,他脱口而出:可以不还。

    但可以不还必须有个前提。

    他说:“你读过之后,可以想办法把这些书都送回老家去,请读过书的人,教孩子们读书认字。”

    他以为,少年会欣喜若狂,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觉得少年会感激涕零。

    可没有。

    叶无坷只是摇了摇头:“多谢大人好意,我出村之后,我们那个镇子里都没有读过书的人了,书送过去没有用,得先有读过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