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就是这般神奇,另一个时空的至交,在这个时空也一见如故。

    历史上,王炎做过南宋的副相和枢密使,但《宋史》关于他的记述却讳莫如深。陆游在给王炎做参谋期间,写了一百多首军旅诗,却被销毁得只剩十二首跟王炎不相关的。

    原因很简单,王炎跟虞允文有矛盾,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

    当时王炎担任四川安抚使,先招募南方人编为部队。陆游担任参谋官,跟士卒们一起训练,很快在实战中发现,这支部队是有缺陷的。

    于是,在陆游的建议下,王炎招募北方人当兵。不但有北方汉人,还有女真、回鹘、党项等各族士兵,号为“义胜军”,练习义胜枪(三棱破甲枪),并且在成军之后屡立战功。

    期间,陆游也全程跟着训练,还曾带着三十人亲自杀虎。老虎突然出现,士兵们都被吓愣了,陆游挺枪就给老虎来一下。

    杀虎将陆游!

    就在一切走上正轨时,王炎突然被调回朝堂升官,紧接着又被贬为知州。王炎称病不赴任,直接被扔去管理道观,几年之后郁郁而终。

    王炎经营的义胜军,被接任的虞允文摘桃子。

    <divclass="contentadv">王炎手下的参谋部,包括陆游在内,也全部被解散。

    历史人物都是很复杂的,即便奇男子虞允文也不例外。

    尤其是虞允文晚年,位高权重,名利双收,渐渐变得刚愎自用。

    《宋史》对此描述得非常隐晦,只在《薛季宣传》里点出虞允文“讳阙失”。

    什么叫“讳阙失”?

    就是听不进去劝谏,而且忌讳自己的错误。

    辛弃疾在《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中,也非常隐晦的写出“兴门户之叹”,基本可以推断虞允文通过派系斗争把王炎搞下去。

    ……

    “你们都是南方人,恐怕还不知前线捷报,”王炎兴致勃勃说,“几路大军连战连捷,听说已经快要打到西夏国都兴庆府了!”

    陆游大喜:“真的?”

    王炎说道:“自是真的。我也是被捷报激励,才下定决心弃文从武。我大明虽然将灭西夏,但漠北还未定,西域也未平,迟早有一天我能带兵出征。”

    洪迈取笑道:“西夏将覆,看来用不上你这个当代班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