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祥来洛阳过年的时候,日本那边早已经乱起来了。

    而且,比历史上更乱!

    一是由于大明占领石见银山时,引发了日本平安京内战,藤原氏的主家都换了一支;二是大明货物和钱币的冲击,导致日本某些势力更加壮大。

    如果换成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国王写作皇帝,摄关写作宰相,就是以下内容——

    太太上皇跟宰相闹翻,宰相倒向太上皇。

    又因源氏继承人问题,太太上皇跟武臣源为义闹翻。源氏就此分裂,源为义倒向太上皇,其子源义朝忠于太太上皇。

    父子反目,兄弟阋墙。

    又因海贸利润分配不均,太太上皇的势力继续分裂,各家要求平清盛交出濑户内海及港口控制权。

    今年夏天,因为大阪港口的货物之争,两派的外围势力爆发流血冲突。继而演变成一场骚乱,最后演变成一场政变。

    被剥夺了一半权力的宰相,拉上效忠太上皇的势力,对平清盛的家宅发起冲击。

    各派势力很快都被卷入其中,太太上皇甚至请来僧兵平乱。

    平安京之乱持续了十三天,双方武士死伤二百多人。太太上皇一方获胜,失败的太上皇则被废掉。

    源义朝亲手杀死了偏心父亲源为义!

    但经历了这一场混乱,年迈的太太上皇病重,很快就一命呜呼死掉了。

    内乱再起,变成源平二氏交锋。

    平清盛拥立刚被废掉的太上皇,控制着海军和京畿势力。

    源义朝则奉毫无实权的皇帝为正统,控制着东国地方武士集团,并获得大量文官的支持。

    一番交战,源义朝战败逃离平安京,回到东国起兵上洛,带着一帮东国武士清君侧。

    由于平氏对西国的控制力,远远不如源义朝在东国,双方的陆军兵力相差有点大。这位在洛阳留学数年的高材生,居然被打得节节败退,显然没在大明学到精髓啊。

    冬天来了,双方暂时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