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抵达河南境内,已经大雪封冻,只能暂时停下来。

    麒麟和大象不耐寒,地方官府不敢怠慢,专门派人搭建棚屋生火取暖。

    冬去春来,已是大明复兴中华二年。

    安南使者带着贡品来到洛阳,刚送上礼单就被训斥一通。

    接待他们的官员,正是去年回京的夏大均。

    夏大均手里拿着礼单,指着犀牛说:“尔等胆大包天,诓骗前宋就算了,还敢欺瞒大明天子。这明明是犀牛,上报贡品时为何写成麒麟?”

    杜英武说道:“这就是麒麟。”

    夏大均怒道:“安南欺骗大明天子,全部抓起来!”

    “这真是麒麟!”杜英武死活不改口,一旦改口就坐实了欺君之罪。

    “献麟”是安南与北宋的潜规则,双方各自心照不宣。

    越南李朝由于得位不正,历代国主都喜欢祥瑞,黄龙、白象、麒麟出现的次数尤其多。

    麒麟代表着天命正统,一般情况下,安南是不会献给中国的。

    此次“献麟”,非但不是欺骗,反而代表着诚意。

    宋仁宗年间,安南就献过一次麒麟。

    当时有人认出是犀牛,搞得两国很没面子。本来愿打愿挨的事情,被人戳穿之后,连口径都无法统一。

    因此对于这件事,《宋大诏令集》、《续资治通鉴》、《梦溪笔谈》等书记载有差异。

    《宋大诏令集》收集的是诏书,明确写出交趾进贡犀牛。

    《续资治通鉴》则含糊不清,只说朝廷对外宣传是异兽。

    《梦溪笔谈》纯属道听途说,因为沈括当时不在京城,称那头类似犀牛的怪兽身上全是鳞片。

    夏大均喊道:“打几桶水来!”

    几个官差立即从洛河当中提水,往犀牛身上泼去,随即用破布进行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