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知常说:“高丽国内,有大大小小的门阀,国王根本无法扫除。为了笼络门阀,每代国王都纳各族之女为妃。高丽的开国之君,之所以让儿女通婚、兄妹生子,其实就是为了防止外戚做大。”

    平壤知府李纯、平壤总兵赵立,又联名发来一封奏疏。

    朱铭问道:“高丽国主不是被救出来了吗?”

    郑知常接过来仔细阅读,随即笑道:“恭喜陛下,高丽大乱矣。”

    郑知常回答:“金富轼出自庆州金氏,跟安山金氏并无干系。”

    “外戚还是做大了?”朱铭笑道。

    而门阀子弟,却可通过恩荫,轻轻松松做官。并且,门阀之间互相联姻,还把女儿塞进宫中,以外戚身份控制朝廷。

    “四大门阀联合执政,稍微挑拨就要再生政变。”

    朱铭算是彻底听明白了,高丽目前的情况,属于汉晋隋唐的复合版本啊。

    “你先看这份急报吧,反正我是已经看晕了。”朱铭让太监把情报递过去。

    这已经变成高丽魔咒,一个外戚弄权掌国数十年,被铲除之后又换一個外戚。

    而且,全盘模仿大明制度!

    但换汤不换药,国丈任元厚担任首相,崔允仪、李之氐、金心鉴等人担任副相。

    内阁人选,皆被几大家族瓜分。

    以总兵制改革军事,淘汰老弱,编练新军。国主王构,亲自掌握一支禁军,但禁军将领却有很多来自安山金氏,或者是安山金氏的旁支姻亲。

    另外,增加每年的进士名额,大力提拔科举出身的寒门士子。

    可内阁和吏部被门阀把持,寒门进士再多有鸟用?如果不依附于门阀,寒门士子根本升不上去。

    关键是赋税制度没变,反而还轻徭薄赋,以彰显国王的仁厚。大部分土地被门阀占据,轻徭薄赋实质是给门阀减税。为了维护朝廷运转,肯定要变相提高寒门和平民的税收。

    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变法,甚至会加剧社会矛盾。

    但在高丽国内却振奋人心,都觉得国家即将兴盛,迟早把平壤的明军给赶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