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夜望着似乎平静的海面:“山东民力将尽,河北更是千疮百孔。若是朝廷联金攻辽,则置山东河北于何地?到时必定民乱四起。山东河北不稳,便打下幽云又守得住吗?金国新锐,辽国老朽,若大宋国富民强自当联金攻辽。可大宋兵疲民乏,应该联辽抗金才对!”

    张叔夜转身登上马车,心中无比茫然,他看不清大宋前程。

    大宋的前程看不清,辽国的命运却很明显。

    今年又又又又爆发起义了,靠近金国的几个路,一斗粟米价值数缣。

    缣是双经双纬的丝织品,价钱是绢的好几倍,斗粟值数缣等于百姓别想买粮食了。饥民先是剥树皮充饥,继而人相食。

    汉人安生儿、张高儿,在辽国东路诸州起义,聚众二十余万人。

    大宋这边也是倒霉,好不容易熬到夏粮收割,多少补充了一下紧张的粮食。两浙、江南四路又开始涨洪水,宋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注定歉收,这让濒临崩溃的大宋财政雪上加霜。

    宋徽宗一道圣旨下去,勒令赈济东南灾区,却又不拨发钱粮,让地方官员自行解决。

    皇帝在干什么呢?

    颁布圣旨,允许修道之士,进入州县学校读书。《黄帝内经》、《道德经》为大经,《庄子》、《列子》为小经,列入地方各路官学教材,专供入学的修道之士使用。同时确立道学升贡法,并允许修道之士升入太学。

    林冲、孙立是邻居,遭遇梁师成的棚户区改造,拿到一些拆迁费让他们自己租房子住。

    “这东京是住不得了,”林冲说道,“俺要去洋州投奔朱相公。”

    孙立说:“俺自也去。”

    又问其他几位结义兄弟,李进义、花荣、柴进、关胜立即响应。张青、徐宁等人,略微犹豫之后,也愿意同进同退。

    他们还各自叫上好友,带着自己的家人,护送杨志的妻儿,总共近百人分批离开东京。

    ……

    张根抵达金州已是夏天,他带着一妻两妾一女。长子张焘留在京城做官,四个儿子则在老家读书,等到下一次解试,再让次子、三子到襄阳参加别头试。

    “金州果然穷困。”进入洵阳县地界,张根忍不住感慨。

    然而洵阳县已经算金州的富裕县。

    妻子黄氏说:“偏远州县,自不能跟淮南、江南相提并论。相公欲招那朱成功为婿,奴却还没见过,不知其相貌如何。”

    张根说道:“我也没见过,听闻其颇为英武。不论长得如何,好男儿是才德立身,容貌反而还在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