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的外在表现和神通,实际上都是巫道的,在其他人看起来,他就是巫道中人,体内的人道只能说,更多的是作为‘隐患’而存在的,而非修为的一部分。

    而现在,经过了在人道系统的学习之后,李启体内的人道和巫道终于能够在调和之下共存了,成为了他修为的组成。

    李启选择的法门,就是兵家法门。

    整合体内杂乱的人道,然后用人道兵家之法重塑,虽然相当于兼修,但本质上还是勉勉强强可以兼容的。

    自此,李启正儿八经的可以说自己是一位兵家修士了。

    在经过了太学的那位游骑将军的系统性指导之后,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科班级别的兵家修士。

    他也可以凝聚兵气,可以施展兵家神通,并且能以军法约束规定体内的气。

    这样做之后,人道对巫道的冲击就小了很多。

    相较于动不动就掰扯天地大道,这个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儒家,兵家在这方面的影响就小很多,所以不会冲击原本巫道的地盘,也不会抢夺巫道对人身小天地的最终解释权。

    如果李启修行儒家,那他就得去解释解释‘祭祀’到底应该是人来实行,还是巫来实行。

    这问题能让他直接自爆。

    这也是他选择兵家的问题。

    兵家是很务实的道统,在谈玄弄虚这方面比较好把控,又有了道门思想在其中调和,让李启彻底稳固了自己的修为。

    他现在,也可以使用

    至于道门思想,李启则是润物细无声的蔓延到全身,用来做调和的。

    不过,这也让李启修行了一些道门术法,比如最基础的五行术,还有吐纳术之类的,假装一下八品左右的道士,估计七品以下的人是分不出来的。

    这是他修为上的变化。

    除此之外,界限之说在兵家的法门,也不止是雏形,而是有了一整个框架了。

    太学生们,包括李烈骑在内,与和李启通力合作,这个班的人总算是合力搞出了这个法门的大体框架。

    还有优化的空间,但这不再只是一个想法,而是成为了一个可以复制,可以传授给别人,能够在任何学会的人手中复现出来的兵家法门。

    具体叫什么名字还没想好,但整体已经能够发挥出极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