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超级大国,邻国的解体可想而知对整个世界造成多大的震荡,那简直是一个史诗级的地震,所过之处无不地动山摇。

    而华夏受到的冲击更大,谁让邻国的制度和华夏相同,一直被华夏当成老大哥一样的存在呢。

    邻国的解体在政治上对华夏的影响咱就不多说,在经济上对华夏的影响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好不容易被压下来的计划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孰优孰劣的争论,再次喧嚣尘上。

    华夏的经济市场一时之间陷入冰封,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破冰而出。

    楚阳虽然知道什么时候会破冰,但也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不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该低调的时候就得低调,该怂的时候就得怂,一直是楚阳的处事原则。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楚阳确实可以现在推出新产品,那个广告剪辑他如果想弄完也可以提高一个星期,然后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迅速占领市场。但然后呢?然后好景不长,市场迅速进入寒冬,等寒冬过后,黄花菜都凉了,谁还记得东升的罐头产品呢?

    所以这时候真的不是推出产品的好时机,那就暗暗积攒实力吧。

    任何准备都不会是徒劳的,成功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准备充足,楚阳相信,冰点过后的东升罐头肯定会迅速脱颖而出的。

    这些楚阳并没有向何厂长那些人解释,因为也没法解释,他总不能对何厂长那些人说他是重生者吧?

    他总不能说他能预知未来的走向,知道一个月后邻国就会解体,而国内市场会陷入冰点吧?那会被当成精神病对待的。

    毕竟,这时候的邻国可是世界超级大国啊,谁敢相信它会突然解体?别说何厂长这些人不相信,如果楚阳不是重生者,他肯定也不敢相信。

    所以楚阳只是将何厂长他们错误的想法压下,只是让后者不断生产罐头,堆积在仓库里。

    何厂长他们当心罐头生产太多卖不出去,楚阳却一点不担心。

    市场冰点就两三个月,两三个月的时候,东升就算全力生产罐头又能生产多少呢?等楚阳的推广计划实施出来,估计都不够楚阳第一轮铺货的。

    别怀疑,楚阳的推广计划就是那么强大,这家伙其实憋着一肚子坏水呢。

    回学校前,楚阳抽空去了一趟自行车厂,这个已经被更名为东升自行车厂的国企厂子,其实要比罐头厂好管得到多。

    主要是年轻。自行车厂是82年才成立的,现在都没十年历史,偏居一隅,难怪楚阳之前没听说过。

    历史短的好处在于,自行车厂还算纯粹,冗员虽然过多,但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很少,也很少什么七大姑八大婆

    整个自行车厂,其实差不多都是一些技术宅,只懂技术、只懂生产,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懂的技术宅。

    自行车厂效益不好的原因不在设备落后,也不在人员冗杂,而在于自行车厂出产的自行车毫无特色,都是跟风产品,卖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