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太后(4/5)
一行人已经风驰电掣般赶了一天一夜的路,就算是习武之人,也难免体力不支。
南墨琛道:“到了陂县再休整吧,我们要在天黑之前入城。”
他们昨日刚过了龙江县,受灾的区域大多地势较低,灾情严重的区域,良田尽毁,房屋全数倒塌,看着那些残骸,便能想象出在洪涝面前,人力是多么渺小。
好在龙江县令李文路还办了些实事,受灾的区域正在有条不紊地重建,南墨琛看了心中也略感安慰。
因南墨琛是微服私访,所以并未惊动官府,只是去灾情严重的区域看了看,又来到了灾民安置区,与当地的灾民们攀谈了一番。
其中有一陂县灾民,让他印象尤为深刻。
“公子,小的是陂县人,现如今常住龙江了,还是龙江县好哇!李大人爱民如子,待我们如亲人一般,不像我们陂县,居然成了那般光景。”
余二是陂县人,也是受了灾之后来到了龙江,可没想到后来龙江县也被冲垮了,本打算继续逃走避灾,可后来因李大人治理有方,便留了下来。
南墨琛此前听张王氏提起过陂县的惨状,旋即又问:“陂县到底发生了什么?朝廷的赈灾银,其实大部分都拨给了龙江县。”
余二是个粗人,听到这话当即啐了一口,道:“银子倒是有,就是不知道去哪儿了?!”
南墨琛此行的目的,便是通过明察暗访,摸清楚受灾区域的实际情况和那
笔十万两的银子到底去了何处,若是进了贪官污吏的腰包,自然有办法让他们吐出来。
若用到其他事情上……比如,养一支军队,也未尝不可。
此时,他扮作路过龙江的商人,对余二说他打算在此处做生意,所以要了解一下当地门道。
南墨琛想引他细说,便继续问道:“此话怎讲?”
余二低声道:“公子可知道,之前龙江县在接收赈灾银时,因沉船了折了十万两河堤修筑款?”
南墨琛点点头:“略知一二。”
余二继续道:“所以,县令称修葺堤坝的钱不够,便要从赈灾款中拨银子去凑修筑款,美其名曰修筑堤坝才是第一要紧事。”顿了顿,他继续道:“但我觉得那银子,丢的诡异!”
南墨琛故作惊讶道:“你怎么知道?”
余二嘿嘿一笑,道:“我之前是码头的工人,接受赈灾银是何等重要之事,早就封锁码头了。我们是被安排了要帮官府卸货,才勉强留下,便恰好瞥见了那一幕。”
南墨琛面色沉稳,问道:“哪一幕?”
南墨琛道:“到了陂县再休整吧,我们要在天黑之前入城。”
他们昨日刚过了龙江县,受灾的区域大多地势较低,灾情严重的区域,良田尽毁,房屋全数倒塌,看着那些残骸,便能想象出在洪涝面前,人力是多么渺小。
好在龙江县令李文路还办了些实事,受灾的区域正在有条不紊地重建,南墨琛看了心中也略感安慰。
因南墨琛是微服私访,所以并未惊动官府,只是去灾情严重的区域看了看,又来到了灾民安置区,与当地的灾民们攀谈了一番。
其中有一陂县灾民,让他印象尤为深刻。
“公子,小的是陂县人,现如今常住龙江了,还是龙江县好哇!李大人爱民如子,待我们如亲人一般,不像我们陂县,居然成了那般光景。”
余二是陂县人,也是受了灾之后来到了龙江,可没想到后来龙江县也被冲垮了,本打算继续逃走避灾,可后来因李大人治理有方,便留了下来。
南墨琛此前听张王氏提起过陂县的惨状,旋即又问:“陂县到底发生了什么?朝廷的赈灾银,其实大部分都拨给了龙江县。”
余二是个粗人,听到这话当即啐了一口,道:“银子倒是有,就是不知道去哪儿了?!”
南墨琛此行的目的,便是通过明察暗访,摸清楚受灾区域的实际情况和那
笔十万两的银子到底去了何处,若是进了贪官污吏的腰包,自然有办法让他们吐出来。
若用到其他事情上……比如,养一支军队,也未尝不可。
此时,他扮作路过龙江的商人,对余二说他打算在此处做生意,所以要了解一下当地门道。
南墨琛想引他细说,便继续问道:“此话怎讲?”
余二低声道:“公子可知道,之前龙江县在接收赈灾银时,因沉船了折了十万两河堤修筑款?”
南墨琛点点头:“略知一二。”
余二继续道:“所以,县令称修葺堤坝的钱不够,便要从赈灾款中拨银子去凑修筑款,美其名曰修筑堤坝才是第一要紧事。”顿了顿,他继续道:“但我觉得那银子,丢的诡异!”
南墨琛故作惊讶道:“你怎么知道?”
余二嘿嘿一笑,道:“我之前是码头的工人,接受赈灾银是何等重要之事,早就封锁码头了。我们是被安排了要帮官府卸货,才勉强留下,便恰好瞥见了那一幕。”
南墨琛面色沉稳,问道:“哪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