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驻扎渭南的杨虎城部师长冯钦哉发表声明,其部未参与西安事变,表示拥护中央领导,绝不参与内战。

    冯钦哉的声明引发杨虎城和张学良部将士的巨大震动,西安的东面屏障随着冯钦哉的声明完全消失了,已经开到潼关和华阴的中央军三个师,在何应钦的急令下,随即乘坐十余专列,浩浩荡荡越过渭南一线,逼向西安。

    下午三点,西南人民广播电台三个频道停止所有报告,共同向全中国播报苏联《真理报》社论全文,举国上下在一片惊愕之中获知,苏联共产党和第三国际不但不支持西安事变,反而发出严重的警告和批评,称张学良之反动,足以破坏中国反日力量之团结,实为对中国人民阵线之沉重打击!

    这个消息给张学良和杨虎城带来的打击最为巨大,杨虎城顾不上正在召开的军事布置会议,紧急前往共产党秘密办事处寻求证实。

    刚刚去劝被扣押的蒋介石不要绝食的张学良接到急报,整个人突然目瞪口呆,犹如五雷轰顶,在机要副官李寒松和苗剑秋的搀扶下,踉踉跄跄地走向汽车,直奔东北军司令部。

    张学良和杨虎城哪里知道,就在他们听到这个消息的前一刻,转移到延安西北保安境内的中共中央,已经接到宋庆龄从上海转发的斯大林密电,这份本在十二月十二日事变发生后很快传到上海的电报,明确地指出“西安事变为日本阴谋造成,中国急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如觉悟,应为领导抗日之唯一人物,中共应争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蒋介石表示友善”。

    晚上八点,西安金家巷五号,张公馆西楼。

    神色沮丧满眼绝望的张学良呆坐在二楼书房里,一动不动,站在他身边的赵四小姐满腔忧虑,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劝解安慰才是。

    西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消息获得了证实,对张学良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所有的承诺和美好前景,都随着残酷的事实烟消云散,下令兵变的张学良突然变成孤立无助、祸国殃民的罪人,如此巨大打击,让年轻的少帅心如死灰,一时间无法承受。

    赵四小姐无奈之下,只能望向肃立门口的机要副官苗剑秋和李寒松。苗剑秋难过地垂下头,一脸忧虑的李寒松略微犹豫一下,鼓起勇气,缓缓走到张学良身边:

    “少帅,属下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把蒋委员长立即接管过来,否则一个意外,事情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只要把蒋委员长控制在我们自己手中,才能在无比被动的处境下赢得一点儿主动,之后才能考虑如何处置……少帅,说句不该说的话,属下担心杨虎城将军所部将领,要是那些难以约束的火爆将校真宰了蒋委员长,恐怕最后全世界都要把这笔账算到您的头上了。”

    “六哥,寒松的话你听到了吗?六哥……”

    赵四小姐难过地抓住张学良的手,轻轻摇动。

    张学良缓缓抬起头,凝视李寒松好一会儿,突然醒悟过来,站起大声叫道:“不错!不错啊!寒松,多亏你提醒!多亏你了……立刻备车,你和剑秋陪我一起去,立刻把委员长带回咱们的总部,一定要牢牢把握主动,再也不能错过机会了……”

    苗剑秋如释重负地跑到衣帽钩前摘下大衣和帽子,和赵四小姐一起为张学良穿戴起来,李寒松一阵小跑下楼,到一楼客厅立即传令侍卫长备车,随后一把拉过机要秘书赵宗明,在他耳边一阵低语。

    赵宗明长出口气,整理一下军帽大步走向机要室。

    ......

    晚上九点五十分,保定机场指挥部。

    “报告司令,王叙伦师长来电,第十六师全部过了湖口,约在明日傍晚时分抵达下关军用码头。”刘卿低声禀报。

    与安毅、胡家林一同伏在地图周围的鲁逸轩抬起头:“好快啊!看来程光兄的江防舰队又上一层楼了。”

    安毅微微一笑:“是穆追忆指挥的,这家伙对长江航线比谁都熟悉,一路指挥得当,相当稳妥,沿江各部都还不知道十六师两万三千弟兄,挤在分三批顺流而下的十几艘大货轮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