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入农闲了,村里不少大姑娘小媳妇都闲在家没事干,把她们召集来,织一件给多少钱,我想她们应该很乐意。

    你和大哥负责到镇上卖,咱家镇上饱和了就去邻市卖,年前应该能挣挺大一笔。”

    没想到连具体的流程都安排出来了,谢常林有些喜出望外的道:“谢谢二嫂,只是我需要的东西镇上没有,我需要到省城买。

    我明天跟同学说一下,后天让同学陪我去省城。”

    说完又觉得心里没底,抿了抿唇道:“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要是不成功的话,买东西的钱就浪费了。”

    “没事,就当交学费了”温绾不甚在意的道。

    本以为她接下来就会些‘加油!一定会成功’之类鼓励的话,没想到她张口就是:

    “失败一次两次没什么的,次数多了你就习惯了,就当是积累失败经验了。”

    谢常林表情一言难尽,像是已经感受到了失败的情绪。

    气氛正诡异时,半天没说话的谢玉婷像是小学让似的举手发言道:“村里有的是手巧的,可教会她们,她们肯定会自己回家织了去镇上卖,到时候我们……”

    谢玉婷在几人看向她的目光下渐渐住了口。

    温绾笑着道:“这个问题很好,说明你也有做生意的头脑。

    花样她们学会了确实能自己织了去镇上卖,关键在于,他们搞不到便宜的棉纱。

    这就是我们能做成这桩生意最根本的条件,也就是我们的竞争力。”

    “就像年糕店老板能搞到便宜的米一样”谢常林道。

    谢玉婷松了口气,大家又畅想了一番美好未来。

    刚畅想完,温绾就很不合时宜的泼了盆冷水。

    “这事我属于投资人,我需要承担大部分的风险,所以挣来的利润我必须先分一半。

    剩下的,我们按出力的部分,再进行分配。”

    谢常林想都没想,爽快的道:“二嫂,这事你做主,怎么分我都没意见。”

    “我也是”谢玉婷也抢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