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闻言,乖得像小孩子一样的,站立在大堂中央。

    尧娘说:“两位行者,经过三关的考验,又经过主山的铸炼历经艰辛来到这里,实是难能可贵。两位行者,来我天拢山可有所求?”

    “弟子无所求,只因为弟子和宝珠被奸人陷害,无法自证清白。师长便让我等登天拢山以证清白。”金风恭敬回禀。

    尧娘说:“嗯,天拢山虽是三绝之地,感召有执念的人来。但十恶不赦者,来此会神魂俱消。比如和你们一起来的那个女子……”

    金风和于宝珠闻言,对视,眼中露出’果真如此‘的神色。后又垂头听训。

    尧娘说:“难得你们来此,没有多余杂念。以前登山者,无论凡人还是修仙、修佛的,来此的目的无不是想要我们作侍灵,或要报血海深仇、或要修无上神通、或想求甚深法门。可最终因不得法,或断绝生气、或形销魂散,或断了修行之途。此为何故?”

    于宝珠和金风对道:“我等谛听,愿闻其详。”

    尧娘说:“天拢山,是贪嗔痴汇聚而成,众生因有贪嗔痴故,离道甚远。而修行,无论你是修真还是修佛,抑或来此有些因缘的凡俗之辈,或因贪心,或想走捷径,或心怀侥幸。自欺其心,被三毒蒙蔽。故而得此果报。所以,发心很重要。”

    “发心好,则可建立正见,在人生路也好、修行路也好,才能走的正确。有些或得一时煊赫,然结果早就埋下了。如是因、如是果。善心不一定立刻有好报,但或重罪轻报,或灾不临门。短视之人,才只求外物。终而被物转、失了自性。是故,从前来天拢山的人,都不得善报。并非谁罚他们。”

    金风和于宝珠禀白道:“弟子受教。”

    【怎么样!怎么样!是不是得道高人的风范。】尧娘兴奋的问我们。

    涂书生回道:【你这正经起来的模样还真的是可怕!】

    尧娘:!!!

    涂书生继续说道:【感觉这种有脑子的话,在你嘴里冒出来有些……滑稽,所以可怕!】

    大虎说:【还咬文嚼字的!】

    小白姐姐说:【要不,你还是砍几刀吧!】

    尧娘说:【什么意思,你们嫉妒!嫉妒我才高八斗!嫉妒我冰雪聪明!嫉妒我博学多才!】

    小二悄悄的捂上耳朵。

    觉意说:【是大家太久没见你正经的样子,不习惯。】

    于宝珠突然抬头,看见有个瘦弱清俊的真神捂住自己的耳朵。好奇的望着他,小二回视,于宝珠立马把眼睛垂下不敢乱看。小二见此,抿嘴一笑。

    285的序位都是乱坐的,从没搞尊卑贵贱的那一套。只有在比如今天这种‘正式’的场合,才注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