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虞放下手里的折子,叹了口气,摆手道:“不去,就说朕在忙。”

    “是。”小太监战战兢兢地退了出去。

    半个时辰后,门外传来一声‘太后驾到’,咸虞眉头微蹙,抬起头,太后一脸急色地从御书房外面走进来。

    咸虞不紧不慢地站起身,行礼道:“儿臣见过母后。”

    “皇儿,哀家听说你打算提拔一介商人为二品尚书?”太后直奔来意道。

    “没错。”咸虞点头道。

    “你真是胡闹!这么大的事,你为何不与朝臣们商议?”太后满脸不赞同道。

    “这件事,朕自有决断,无需与他们商议。”咸虞回答道。

    “自古以来,独断专行不可取,你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吗?”太后一脸严肃地提醒道。

    “儿臣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咸虞顿了顿,直视着太后说道,“可是,太过依赖朝臣,只会助长那帮朝臣的气焰,母后,您最清楚不过了,不是吗?”

    这话一出,太后的气势顿时焉了,她怔怔地望着咸虞,“你……”

    半晌,太后一脸怅然地带着宫人离开了御书房。

    ……

    客栈里,竺天禄三人再次来到顾临这里。

    “顾兄,陛下要建立一个新的食部,你听说了吗?”徐蕴和率先问道。

    顾临点点头,这件事传的整个京都沸沸扬扬,他想不知道都难。

    “这么一件大好事,我真是想不明白,那些官员为什么要反对。”罗荣轩叹气道。

    竺天禄接话道:“他们反对也没用,陛下金口玉言,哪里能轻易改口,更何况,我听说去兴州府传旨的人,再过几日就要回来了。”

    莘莘学子们千里迢迢赶来京都参加秋闱,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入朝为官,光耀门楣,如今咸虞要成立一个新的部门,不少学子都是十分期待的,一旦食部建立起来,必然要扩充官位,到时候他们入朝为官的机会更大了一些。

    诚然,竺天禄三人便是这般想的。

    秋闱将近,最近越来越多的学子聚集到京城,许多才华横溢的人冒出来,竺天禄三人比较过后,自知实力不如别人,原本他们心底都在打鼓,担心落榜的事情,这会儿突然得知朝廷要建立新的食部,顿时就来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