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任务34 第一个任务34(2/3)
不得不说,对于一个求知若渴的人来说,知识不仅是最好的精神食粮,更是上佳的止痛药。
没日没夜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方婉婉几乎忘却了身体的病痛。对她来说,晚上到点必须立刻关灯睡觉似乎显得更加严酷残忍。
尤其是每每看到关键的地方被没收电子器,那种干好事被打断、上不去下不来、心里跟被猫抓了一样的感觉,真是恨不得让人把那些个小医生小护士拖出去流放太空。
小护士:请告诉我,哪里不是关键的地方。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查房的医生护士前脚刚走,方婉婉就不知道打哪儿摸出一个新能源手电筒,蒙着被子打着电筒翻看纸质材料。
屡禁不止,屡教不改。
而面对如此不配合治疗的老顽童病人,主治医生的欣慰与敬佩之下,尽是万般无奈。
采取强制措施吧,怕把人气出毛病。
放任不管吧,又怕她老人家的身体经不住糟践。
真真是束手无策。
方婉婉深知自己没两年活头了,半瘫在床,也不指望亲自做实验去验证那些数据,只求有生之年能把空间压缩技术和曲速飞船技术的原始资料记在脑中。
至于对二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散,估计也只能等到下辈子了。
太空纪元53年火星历10月12日下午13时38分,华国科学家张晓雅在312号医用基地与世长辞,享年82岁。
从人类开放科技共享交流至今,一共一年多的时间里,方婉婉几乎是吊着口气与死神赛跑。
因为精神不济,她先是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消化了鹅国送来的资料,将空间压缩技术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理解个透。
接着,还来不及喘息,又要捡起梅国送来的曲速飞船技术的相关资料。
虽然曲速飞船技术是应用在飞船上的技术,听起来似乎与空间折叠技术和空间压缩技术风牛马不相及,但三者在根本上都是基于对空间的“改造”,只不过偏向不同,侧重点不同。
曲速飞船的核心思想就是放大飞船后面的空间、压缩飞船前面的空间,利用这种空间压差实现飞船的飞速前进。
所以,对于曲速飞船核心技术的理解,难度上其实和空间压缩技术相差无几。只是一些细节、理念等方面,需要转向思考。
遗憾的是,学习是一个耗费心力的过程,再加上方婉婉已然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最后,她还是没能看完整篇资料。
没日没夜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方婉婉几乎忘却了身体的病痛。对她来说,晚上到点必须立刻关灯睡觉似乎显得更加严酷残忍。
尤其是每每看到关键的地方被没收电子器,那种干好事被打断、上不去下不来、心里跟被猫抓了一样的感觉,真是恨不得让人把那些个小医生小护士拖出去流放太空。
小护士:请告诉我,哪里不是关键的地方。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查房的医生护士前脚刚走,方婉婉就不知道打哪儿摸出一个新能源手电筒,蒙着被子打着电筒翻看纸质材料。
屡禁不止,屡教不改。
而面对如此不配合治疗的老顽童病人,主治医生的欣慰与敬佩之下,尽是万般无奈。
采取强制措施吧,怕把人气出毛病。
放任不管吧,又怕她老人家的身体经不住糟践。
真真是束手无策。
方婉婉深知自己没两年活头了,半瘫在床,也不指望亲自做实验去验证那些数据,只求有生之年能把空间压缩技术和曲速飞船技术的原始资料记在脑中。
至于对二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散,估计也只能等到下辈子了。
太空纪元53年火星历10月12日下午13时38分,华国科学家张晓雅在312号医用基地与世长辞,享年82岁。
从人类开放科技共享交流至今,一共一年多的时间里,方婉婉几乎是吊着口气与死神赛跑。
因为精神不济,她先是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消化了鹅国送来的资料,将空间压缩技术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理解个透。
接着,还来不及喘息,又要捡起梅国送来的曲速飞船技术的相关资料。
虽然曲速飞船技术是应用在飞船上的技术,听起来似乎与空间折叠技术和空间压缩技术风牛马不相及,但三者在根本上都是基于对空间的“改造”,只不过偏向不同,侧重点不同。
曲速飞船的核心思想就是放大飞船后面的空间、压缩飞船前面的空间,利用这种空间压差实现飞船的飞速前进。
所以,对于曲速飞船核心技术的理解,难度上其实和空间压缩技术相差无几。只是一些细节、理念等方面,需要转向思考。
遗憾的是,学习是一个耗费心力的过程,再加上方婉婉已然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最后,她还是没能看完整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