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做正事,没玩疯还成。”康熙欣慰之余,福全的死再次浮上心头,高兴的笑意被阴冷所取代。

    一回京康熙为了面子上好看,又将裕亲王的封号赐予,让福全好有个风光大葬,全了最后的兄弟情谊。

    但是,康熙永远无法原谅,福全对胤祚出手,据调查福全手底下的亲信中多次提到小六太狂傲碾压老大,同理威胁到了太子之位。

    擒获噶尔丹一事已经成为未能立功的导火索,将领认为六阿哥不该出头,没把大将军福全放在眼里。

    多么可笑的理由,自身无能怪到胤祚头上,康熙气不打一处来,不给这些人狡辩的机会全部革职查办,福全的几个儿子亲属在朝为官的,前者以守孝为由腾出地方,后者借一些小事官职一降再降,打发得远远的不再重用。

    儿子大过兄弟,敢对胤祚出手康熙绝不放过,福全到是死得轻松。

    翌日早朝之上,康熙第一件事封封。

    “胤祚在乌兰布通之战中智擒噶尔丹,尼布楚沙俄和谈中收回了雅克萨,与沙俄一方建立起友好通商协定,功不可没!”

    听到此处身在朝堂上的太子、大阿哥表情不一,朝臣的脸上具是惊疑不定,六阿哥何时出宫建功立业的?

    精明的官员不难猜到之前在传的,六阿哥得天花挪出宫的时间段,联系前因后果不禁感叹六阿哥比大阿哥还有本事。

    此次御驾亲征战果斐然,众臣以为皇上指挥得当,大将军等人配合默契终于将一大祸患噶尔丹剿灭,谁都没往单独的个人身上找功绩,明眼人看得出来,大阿哥归京之后沉默的像个透明人,一点不似当初随驾亲征的兴奋。

    加上一向对大阿哥不错的大将军不幸死于毒蛇咬伤,令人叹惋的同时,猜到大阿哥双失去了一大助益,天可怜见没一件好事摊到大阿哥身上,多数官员觉得兴许是老天爷只认定太子,没给大阿哥绝地翻盘的机会。

    皇上既然说六阿哥立了大功,两件事加起来提前封个贝勒到是应当应分,官员并未往深处想。

    太子则不然,最先推断出老六在尼布楚的是他,突然得知噶尔丹亦是老六擒获,心头止不住狂跳,皇阿玛这个时候提及功绩,不会是越级封封吧?

    不可能!太子打从心底不愿相信,一个老六能做到个鬼,还不是身边的人比如说穆克登等人帮忙才有的功劳,千万别是他最不愿听到的结果。

    心慌意乱的不仅仅是太子,还有一直饮恨于心的胤禔,听得出皇阿玛要抬举老六,哪怕正主不在京中下落不明,也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予天大的荣宠,真正意难平!

    多么希望老六就此失踪再也找不回来,一个空壳的封号,就如福全一样入土为安吧!胤禔抑制不住心里的恶意,实在是太让他下不来台,极容易被朝臣拉出来摆一块做对比,谁的本事大高下立见。

    身为长子的他不如老六,胤禔都能想到太子会抓住此事奚落,嘲讽他的无能。

    胤禔内心是痛苦的,既生瑜何生亮,老六不单单是太子的克星,同样是他的灾星。

    康熙略做停顿将朝堂上众人流露出的神情尽收眼底,“胤祚为我大清出生入死身先士卒英勇无畏,朕深感欣慰封其为宁郡王。”

    太子张了张嘴欲反驳,却说不出合理的质疑理由,事实胜于雄辩,身为太子不能在这个时候拆皇阿玛的台,反到衬得他心胸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