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于谦站了出来,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不能被瓦剌牵着鼻子走,他和众人拥朱祁钰称帝。朱祁钰自然不肯,国难当头的时候,你们把我推上风头浪尖。皇兄驾崩,我登基还在情理,皇兄尚在人世,你们却要我当出头鸟,以后皇兄回来,我怎么办?继续当皇帝吧,天下人要说我;不当皇帝吧,皇兄能容我?
不过,在臣子强烈要求下,朱祁钰还是“勉为其难”地登基了。
在君臣的配合下,明军严防死守,“也先攻京城,不能克,后屡寇边,又不得利。”
瓦剌占不到便宜,便心生一计,要将英宗送回。你想啊,原来的皇帝没驾崩,你们不想方设法救他也就罢了,还视他如弃子,不管不顾,岂非大逆不道、谋反篡位?
老皇帝回来了,新皇帝是不是该让位,把本该属于他的江山归还于他?瓦剌之图在于挑起明朝的内部矛盾。据说,这是同皇帝一起被俘的太监喜宁的主意。
喜宁被俘后,就成了瓦剌的走狗,经常给四肢发达的也先等人出馊主意。倒是英宗,虽然一时冲动差点送了性命(声誉是保不住咯),但被俘后,一身正气,不卑不亢,赢得部分敌人的尊重。
然而英宗回国后,朱祁钰并没有让位。很多大臣或婉言,或直言,让朱祁钰让位。但是权力的游戏啊,就是这么残酷。朱祁钰做过一国之君,整个国家他是老大,这种滋味怎能让人忘怀?他就拖,一直拖着不让,将英宗软禁于南宫中。
一直到景泰八年,石亨才乘隙携众人扶英宗复位。英宗复位,当然要报仇雪耻,首当其冲的两位,其一是忠于国家的于谦,被处死;其二是临危登基的明景帝,被绞死。
不过,在臣子强烈要求下,朱祁钰还是“勉为其难”地登基了。
在君臣的配合下,明军严防死守,“也先攻京城,不能克,后屡寇边,又不得利。”
瓦剌占不到便宜,便心生一计,要将英宗送回。你想啊,原来的皇帝没驾崩,你们不想方设法救他也就罢了,还视他如弃子,不管不顾,岂非大逆不道、谋反篡位?
老皇帝回来了,新皇帝是不是该让位,把本该属于他的江山归还于他?瓦剌之图在于挑起明朝的内部矛盾。据说,这是同皇帝一起被俘的太监喜宁的主意。
喜宁被俘后,就成了瓦剌的走狗,经常给四肢发达的也先等人出馊主意。倒是英宗,虽然一时冲动差点送了性命(声誉是保不住咯),但被俘后,一身正气,不卑不亢,赢得部分敌人的尊重。
然而英宗回国后,朱祁钰并没有让位。很多大臣或婉言,或直言,让朱祁钰让位。但是权力的游戏啊,就是这么残酷。朱祁钰做过一国之君,整个国家他是老大,这种滋味怎能让人忘怀?他就拖,一直拖着不让,将英宗软禁于南宫中。
一直到景泰八年,石亨才乘隙携众人扶英宗复位。英宗复位,当然要报仇雪耻,首当其冲的两位,其一是忠于国家的于谦,被处死;其二是临危登基的明景帝,被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