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这么聪明,可以教一教奉儿。”赵雨偎依在刘可怀中。

    一夜很快就过去了。

    刘可的封王大典也如约而至。“人……可真多……”

    转头望了一眼街道两旁,望着人山人海似的围观的百姓,刘可喃喃道。

    东阳城拥有百万级人口,此刻几乎都出了家门。

    有的凌晨开始,就出现占据一个好的位置,就为了看刘可一眼。

    城卫军在密密麻麻的百姓中,分割出一条通道出来。

    在这条通道内,刘可带领着他的儿子,还有扬州百官们,在两旁如潮水般的民众注视下,徒步前往祭坛。

    东阳城的主要街道很宽敞,足够八辆马车并驾齐驱,可是现在百姓连转个身都觉得麻烦。

    直到刘可等人出了城,拥挤的情况才得以缓解。

    祭坛距离东阳城并不远,顶多两三里地而已。

    只见此时祭坛下,早已站满了礼部署下的仪仗军。

    这些人一个个长得眉清目秀、俊朗不俗,身上穿着鲜艳的甲胄。

    他们手持长枪,分别伫立在祭坛的四层高台上,动作整齐划一,好像雕塑一般,一动不动,看起来非常威武。

    这些都是赵云精挑细选的五官端正的军士,卖相着实不错,用来充当门面,可以唬住一大批人。

    他们也上过战场,本身就拥有功勋,否则也不可能站在祭坛上。

    与此同时,刘可在天坛下停下了脚步,在礼部尚书蔡邕的帮助下,正了正衣冠,而后随着司仪的呐喊,朝天参拜了九下,这才迈步,沉重地踏上第一阶台阶。随着刘可脚步落下,早就准备好的乐师开始齐奏祀乐,鼓声、编钟声汇聚成一片。

    跟随着刘可等人涌向祭坛附近的无数东阳城民众,一个个自觉地安静了下来,闭上嘴,睁大眼睛看着。

    嘈杂声消散了。

    在刘可踏上第一层台阶时,护送刘可一行人的禁卫们,便在这里止步,向两旁退散,形成另一道防御。

    跟随刘可登台的,只有刘可的亲族,以及各位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