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作姗姗来迟,在外面接应突围后的曹操。

    这样同样不失为大功一件,无论对子桓公子,还是对自己,都是非常有利的。

    这个计划,司马懿在来的路上已经思虑了许久,自知无论成败,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他之前才敢口出妄言,引诱三人。

    否则若是没有一个万全的应对之策,其他三人也不会真的铁了心与他一起干的。

    吴质闻言,立刻击节称快,大声赞叹司马懿的计谋。

    其他二人稍作思虑,也没有发现其中明显的不利。于是,这个在外人看起来大逆不道的计策便这样全票通过了。

    这个计策,甚至连曹丕本人都不知道。

    不是司马懿不说,而是考虑到二人父子之情,曹丕即使野心再大,也不会同意的。

    但是,此刻不正是臣子为主君分忧的时候吗?

    因此,就连吴质也非常乐观的称,即使以后子桓公子知道后,木已成舟,也绝对不会怪罪我等的。

    野心勃勃的吴质尤觉不放心,甚至主动拉着三人歃血为盟。

    司马懿见状,心中冷笑,倒也没有推辞。

    既然有人主动帮自己张罗,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司马懿早就看穿了吴质的为人,他野心极大,却没有相对应的能力。而且平日里便以曹丕是头号谋臣自居,现在如此积极,恐怕就是为了以后能更加有所依仗。

    既然如此,司马懿便索性将此事的主动权交给吴质。

    于是便说道:“季重深明大义,而且对子桓公子忠心耿耿,此事若成,当居首功!”

    吴质闻言,心中大喜,连忙矜持的表示推脱,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出卖了他的心中所想。

    在他与司马懿的推波助澜下,四人便歃血为盟,共饮血酒,发誓共同完成本次的谋划。

    第二日,郭淮便在司马懿的安排下,率领三百机灵的军士先一步进发。

    他的任务便是深入战场探查情况,而且无论那边的形势如何,都不能轻举妄动,暴露自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