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工艺能够极快地进步,不是没有道理的。

    “东阳侯,我应约而来了,就让我看看,扬州到底汇聚了多少英才。”

    其实,不仅仅是孙权,还有很多人前往扬州,要见证科举的进行。

    毕竟,大家都在探讨,为何东阳侯能够快速崛起。

    其中人才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来到扬州后,孙权第一时间拜访了刘可。

    对于孙权的到来,刘可表示了欢迎。

    “东阳侯,我一定会金榜题名。”孙权信誓旦旦地道,他之所以不敢说前三甲,就是因为算学不是顶尖。

    “有志气,我对你的承诺依旧有效。”刘可道。

    孙权拱手拜别。

    “主公,为什么不通过拉拢孙权向孙策表达结盟的意思呢?”鲁肃道。“孙策和周瑜都是非常有主见的,不会受到孙权的影响。如果你要尝试,我不阻拦。”刘可道。

    鲁肃非常无语,这种事主公都不操心,他瞎操心什么。

    “使者的人选敲定了吗?”刘可问道。

    “刘晔打算出使凉州,程昱打算出使汝南。”鲁肃道。

    “就这么安排吧。”刘可道,这两人做事都比较牢靠。

    随着科举将近,还有一人进入了扬州。

    也就是刷威望的司马懿。

    现在曹操的地盘风平浪静,司马懿没有出头的机会,所以直接来扬州拜访司马徽和蔡邕。

    别看司马懿和司马徽姓氏一样,其实近几代没有关系。司马徽是颖川阳翟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

    有“水镜先生”之称。

    司马懿是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出身河内司马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