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和孔明一起考,夺了他的第一,给为师涨涨面子。”周不疑道。

    陈登一下子泄气了,诸葛亮的才智摆在这里,就连风头正盛的陆逊都稍逊一筹。陈登自认为不差,但是和顶尖天才相比,还是不如的。

    第一届科举状元徐庶直接入内阁,而第二届刘基却只是一名太守,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

    但是,真正熟悉内幕的人,不会产生不公的想法。因为徐庶的才能,要高于刘基,刘基的能力和崔州平在同一个档次。

    也就是说,刘基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一名,是因为同届没有特别优秀的人才。

    陈登这一届也是如此,如果诸葛亮和陆逊一同参加,那就是龙争虎斗。陈登想要出头,很难。

    “先生,人有力竭时。”陈登叹气道。

    “人人都说孔明聪慧,你看看,他在我面前,不也只是一个乖宝宝?”周不疑大言不惭地道。

    诸葛亮喷出一口茶水。

    “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腰?”

    “哼!”周不疑冷笑一声,“陆逊我也见过,天天被水镜先生罚抄,说明他也不过如此。和孔明一样,浪得虚名。”

    陈登不知道说什么好。“勤能补拙,只要你肯努力,超过孔明易如反掌。”周不疑道。

    “周不疑,你再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你就要失去一个徒弟了。”诸葛亮提醒道。

    陈登也配合地道:“先生,学生家道中落,实在不能继续等下去了。家父重病,还等着听到我中举的喜讯呢。”

    周不疑也觉得有点强人所难,放宽道:“既然你这么没志气,只能学我三分本事。”

    陈登一下子犹豫了,毕竟他要参加科举的,不是来浪费时间的。

    现在复习的时间可不多了。

    “元龙,你就放心答应吧,这孩子好面子,说是三分,其实是倾尽全力,如此一来才能显得他高深莫测。”诸葛亮道。

    “诸葛孔明,把你学的都还给我!”周不疑爆发了。不过,看起来好像小孩子吵架。

    诸葛亮摆摆手:看看,他就是这么幼稚!

    “老师,学生知错了,不该怀疑您,您大人有大量,原谅学生吧。”陈登恭敬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