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人言重了,若是董卓善待陛下与百姓,也不至于如此。”刘可叹息道。

    “陛下甚是想念东阳侯。”杨彪点到即止道,借此试探刘可的态度。

    “我也想念陛下,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陛下先是选择了董卓,而后选择了曹操,我扬州看似与陛下有缘,实则无缘。”刘可叹息道。

    这一点,就连杨彪都挑不出毛病来,这是刘可的过错吗?

    很遗憾,不是。

    献帝选择了曹操,刘可甚至为他铺路,已经仁至义尽了。

    “只是曹操也非良善啊,司徒公的下场就是很好的证明。”杨彪道。

    杨彪提出这一点,不是为了对付曹操,而是针对程昱。

    程昱是一个小祸害,不收拾他,大臣都不安稳,这家伙就是第二个李儒。

    “这是陛下的意思吗?”刘可一针见血地道,目光炯炯地望着杨彪。

    杨彪一时之间,不由得语塞,暗叹东阳侯何许人也,怎么可能被当枪使。

    事实是也是如此,刘可一眼看穿杨彪的小心思。

    但是对于程昱,刘可也有一番思考。这个人颇有能力,要不要挖走呢?

    要不是他杀伐果断,兖州不可能这么快平定下来。

    杨彪与刘可交流一番后,灰溜溜地回去了。

    献帝知道后,沉默不语,再次派遣杨彪出使,向刘可表达歉意。

    是啊,是他刘协对不起东阳侯,东阳侯没有什么对不起他的地方。杨彪去而复返,传达了献帝的话。

    刘可终于还是动了恻隐之心,道:“这是二十万金,是扬州贡献给陛下的。”

    杨彪虽然很心动,为了献帝的颜面,还是拒绝了,道:“东阳侯的好意,陛下一定会很开心,但是还是算了吧。”

    “让陛下省着点用即可。”刘可突然点破道,“曹孟德看到后,会知道怎么做的。”

    杨彪这才明白,这不仅仅是贡品这么简单,也是刘可给的保护伞。